内网登录 校长信箱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校园动态>>校园新闻>>文章内容
五年级语文组开展文包诗主题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17-12-18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臧静

12月14日,五年级的语文老师和10班的家长一起,聆听了朱伟维老师执教的《黄鹤楼送别》。课文属于“文包诗”的形式,即以一个生动故事再现《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创作情境。故事是诗歌的拓展和阐释,诗歌是故事的浓缩和提炼,诗文互照,情景同现。

今天有幸听朱老师执教这篇课文,教者在课堂中巧妙地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用情,给在场师生、家长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教无定法,但科学合理地运用教学方法却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教与学达到和谐完美的统一。这节课中朱老师巧妙地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体会思想感情。

教学伊始,朱老师以“送别”为词眼,运用成段排比式的语言对“送别”做了精细到位地阐述,优秀、自然的导入既渲染了浓浓的离别之情,又给人自然、新颖之感,使学生不知不觉中走入文本。在揭示文本后,学生通过思考读前教师的问题,立刻抓住了第二节的关键字眼“依依惜别”,在读文时也较容易把握这种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感。朱老师在教学课文时,始终抓住一些关键字词,通过反复品读、比较、回味来理解课文,体会情感和感受作者用词之妙。如抓住第二节的“藏”字,提问藏着什么?让学生透过简简单单地一个字感受藏字背后李孟二人那份浓浓的情谊,从而感受人物的内心读好课文。又如让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三节,通过圈画重点字词“您”、“夫子”、“兄长”、“老师”、“请”等词,使学生感受李白对孟浩然的仰慕与敬仰之情。第四段是对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具体描绘,朱老师在教授此段时仍然让学生抓住关键词“伫立”、“凝视”剖析词义,深刻领悟李白和孟浩然之间不忍分别的深厚之情。

写作训练是高年级教学中的重点,在设计重点段落第四节的教学环节时,朱老师根据本节最后一句“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天边……”句末的省略号,让学生想象当时画面,把自己当成主人公,对好友倾述内心话语。通过这样的想象写话,让学生亲近文本,与文本碰撞,与作者交流,让学生将自己对文本的解读融入写作之中,在表述的过程中达到心灵相通,情感共鸣,是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的极佳契合点。

朱老师的课扎实、质朴,充满了浓浓的语文味,是研究性学习的典范。

(撰写:臧静 摄影:卞一枝 审核:王敏燕)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