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组织开展轻松识字主题教研活动
——字理渗透、轻松识字
寒意渐浓,但不变的是我们对语文优质课堂的追求。11月21日,一年级全体语文老师齐聚一(5)班,聆听了刘凝老师的《大小多少》一课。
这节课如涓涓细流流入孩子的心中,如春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把枯燥的识字教学上得很生动,让孩子在轻松快乐中识字,也给一年级全体老师以后的识字教学带来了思考。
刘老师认真钻研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上好课,首先得熟背教材,读透教材,如果老师自己没有真正的了解教材的意图,那么方法再灵,技巧再新,也只能游离在语文教学的浅层上。而刘老师却能对教材创造性使用,设计运动员的入场,激发了学生的认知欲望,在四小节的学习中,刘老师先重点指导了第一、二小节的大小多少,再鼓励孩子们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由扶到放,自然高效。这样也更利于孩子对文本的理解、体会。
刘老师识字教学扎实到位。她关注字理渗透、轻松识字、规范写字。一年级的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就在10分钟左右,如果我们在进行识字教学的过程中,不增加趣味性,很难吸引孩子,更不可能让他对需要识记得生字印象深刻,所以就要想办法改变单一的识字方法。刘老师就在努力的增加识字的趣味性,渗透一些字理,把字的演变过程详细的展示给学生,达到更好地效果。特别是对数量词的认知上,方法独特,易记住并学会运用。如:“颗”“堆”的教学,除了让孩子理解意思之外,还运用到了生活实际,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在指导写字的时候也很注意孩子习惯的培养,不流于形式,让孩子学会用心写字。
课后,一年级语文组的各位老师对这堂课进行了积极的探讨,大家畅谈所获,意犹未尽。
(撰稿:钱丽 摄影:许梦芸 审核:是霞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