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落实《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综合与实践”领域“加强学科内知识整合,突出实践育人价值”的要求,10月21日,湖塘桥第二实验小学围绕“实践贯通,素养共生”主题,开展数学学科专题教研活动。本次活动聚焦苏教版教材中二年级《生活中的方向》与四年级《简单的周期现象》两节综合实践课例,旨在推动课堂教学从“单一任务”走向“素养整合”,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与实践能力。
课例展示:实践引领,激活思维
罗梦囡老师首先执教二年级《生活中的方向》。她以校园环境为真实背景,设计“寻找教室方位”的生活化任务,引导学生在实地观察中建立方向概念。课堂上,学生通过小组活动和游戏,逐步掌握“东、南、西、北”等基本方位知识,并在实际场景中灵活运用。罗老师注重情境的真实性与任务的趣味性,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构建空间观念,初步形成用数学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的能力。
钱丽芹老师呈现了四年级《简单的周期现象》。她以“自然中的规律”“生活中的循环”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观察月相变化、季节更替等周期现象,通过“发现规律—描述特征—预测结果”的探究路径,帮助学生抽象出周期模型。课堂中,学生借助图形排列、数字序列等材料,开展小组合作与自主验证,逐步理解周期的本质特征。钱老师还设计“设计周期图案”等创意任务,让学生在应用与创造中感受数学的秩序之美,提升逻辑推理与问题解决能力。
深度研讨:聚焦整合,共研路径
两节课后,全体数学教师围绕“实践贯通,素养共生”主题展开专题研讨。各备课组代表结合课例,就“如何实现学科内知识的有机整合”“如何设计具有思维深度的实践任务”等问题进行深入交流。老师们认为,罗老师的课注重生活与数学的融合,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构建方位观念,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钱老师的课则突出模型思想的渗透,引导学生在观察、比较中抽象规律,展现了“从现象到本质”的思维进阶。研讨中,大家进一步明确了综合实践活动应打破知识壁垒,强化跨内容主题设计,真正实现“为素养而教”。
总结提升:实践育人,素养导向
活动最后,学科负责人钱燕春主任作总结发言。她强调,综合与实践领域是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教师应跳出单一知识点教学,注重任务的整体性与开放性,让学生在真实问题中经历“发现问题—设计方案—合作解决—反思优化”的完整过程。她鼓励老师们以课例研究为支点,持续探索“学科融合+实践育人”的教学新路径,推动数学课堂向“更有整合性、更具思维力”的方向发展。
此次教研活动以“综合与实践”为突破口,通过课例展示、互动研讨与专业引领,为教师提供了“实践—反思—创新”的成长平台。学校数学团队将继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助力学生素养的全面提升。
(撰稿:王俞雯 摄影:李莉、王琛 审核:钱燕春)










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