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在这花开的季节,一切都显得那么热情洋溢,生机盎然。5月20日,湖塘桥第二实验小学聚焦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育,开展“聚焦运算推理 共研高效课堂”专题教研活动。本次活动以典型课例为载体,特邀江苏省小学数学特级教师蒋守成校长现场指导,全体数学教师齐聚三楼观摩教室,共探高效课堂构建路径。
聚焦核心 碰撞思维火花
庄花男老师率先带来二年级课例《简单的推理》。她以“侦探破案”情境贯穿课堂,通过“确定人物身份”等趣味任务,引导学生经历“观察—假设—验证—结论”的完整推理过程。课堂中,学生用“不是……就是……”的逻辑句式表达推理思路,在动手操作卡片、小组合作讨论中,逐步掌握排除法这一推理策略。生动的情境创设与梯度化的任务设计,让抽象的逻辑推理变得直观可感,有效激活了低段学生的思维活力。
紧接着,潘万俐老师执教四年级《加法和乘法交换律》。她以“5+3=3+5”“143+126=126+143”等算式为切入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举例验证—得出结论”的探究步骤,自主发现运算定律。课堂上,学生从生活实例(如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交换因数位置积不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在对比观察中理解运算本质。潘老师巧妙设计“速算挑战”环节,让学生在应用规律的过程中感受简便计算的价值,凸显了“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应用”的教学逻辑。
深度研讨 凝聚教学共识
两节课后,教师们围绕“运算规律教学的结构化设计”“推理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展开热烈研讨。老师们肯定了庄花男老师情境化教学对低段学生思维启蒙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提升推理的思维含量;针对潘万俐老师的课,大家认为“探究—发现—应用”的教学主线清晰,帮助学生深化对运算定律适用范围的理解。思维的碰撞中,老师们对两类课型的教学重难点有了更精准的把握。
高屋建瓴 指明研究方向
活动最后,蒋校长作《运算与推理:小学数学思维培育的双引擎》专题指导。他指出,运算规律教学要把握“三重境界”:从“现象观察”到“本质理解”,再到“结构迁移”,教师需引导学生经历“不完全归纳—严谨验证—系统应用”的探究过程,培养科学的数学思维方式;推理能力培养应贯穿全学段,低段可借助操作活动建立推理表象,高段需逐步渗透演绎推理思想,让学生在解决真实问题中发展逻辑表达与问题解决能力。蒋校长结合课例深入浅出的解读,为老师们打开了“基于核心素养设计教学”的新视野。
此次教研活动以课例为支点,以研讨为纽带,搭建了“实践—反思—提升”的专业成长平台,推动数学教学向“更有思维深度、更具育人温度”的方向迈进。
(撰稿:王俞雯 摄影:周贤 审核:钱燕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