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网登录 校长信箱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校园动态>>校园新闻>>文章内容
常州市朱燕芬名师工作室开展第十一次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25-04-09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堵峻楠

2025年4月9日,常州市朱燕芬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齐聚湖塘桥第二实验小学,开展了以“循新课标之径,探优课教学新程”为主题的第十一次专题教研活动,深入践行新课标理念,探索优质课堂教学新路径。

活动伊始,常州市评优课一等奖获得者、新北区三井实验小学的金丹老师执教了《人物描写一组——摔跤》一课。金老师以校刊专栏《形形色色的人》创设真实写作情境,创新运用“动态插图解构法”,将静态文字转化为可视化摔跤场景,引导学生通过“猴儿似的蹦跳”“走马灯似的旋转”等比喻式动作捕捉人物特点。同时,创设“微写作实践”环节,引入真实摔跤视频片段,引导学生运用课堂习得的动作描写法,在思维碰撞中深化动作描写的表现力。

工作室骨干成员、新北区三井实验小学的王秀秀老师则以“认识有趣的人物”“读读有趣的经历”“说说有趣的经历”三个任务为主线,通过细腻的文本解读,让学生在字里行间中感受人物有趣的体验,作者语言的幽默与生活的趣味。课堂中,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抓住关键词理解文本、发挥想象,还运用表格梳理信息,走进人物的内心,用富有童趣的语言表达有趣的经历。

金丹老师结合《摔跤》一课,以“以熹微灯光,点亮滚烫星河”为主题,分享了她的备课思考与备赛技巧。她从自身的成长故事出发,建议老师们巧用资源,研读新课程标准、专家文章、名家名篇,关注省市小语研究方向;通过练习积累,梳理能力要素、掌握课内文章,逐步优化说课与授课水平。此次分享为工作室成员及在场教师提供了宝贵的评优课备赛思路与教学提升路径。

工作室领衔人、湖塘桥第二实验小学的朱燕芬校长以两节课为例,指出要从“单元视域”这一关键词出发,挖掘同是“写人文章”的不同写作特点,聚焦语言运用、思维发展、审美创造等核心素养。她指导老师们在“向读学写”环节引导孩子结合自身生活经历来创编,回归儿童立场,激发真实的学习需求。同时,朱校长强调教育需要守正创新,在传承经典教法的同时,大胆尝试新技术、新思路。

活动最后,与会教师围绕两节课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星河实验小学的吴燕华老师认为,两节“形形色色的人”课堂如双面镜,《摔跤》在动作的“猴儿蹦跳”中照见人物机灵,《剃头大师》于语言的“剃头咒语”里映出孩童天真。两位老师都以细微处切入,让学生在笑声中悟到人物的鲜活藏在细节里,更在对话中。觅渡教育集团的羊旦老师指出,王老师紧扣核心素养,围绕“人物形象分析”与“语言品读”设计,通过理解绰号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特点,符合中年级语文核心素养要求。同时,通过任务驱动,帮助学生梳理文脉,品析语言,将静态文字转化为动态体验,深化学生对人物心理的理解。横林实验小学的黄滢老师认为,金丹老师的《摔跤》以校刊征稿为情境,聚焦人物描写,解析比喻与连续性动作,借问题链突破表达难点,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悟语言张力,迁移技法至创意写作。王秀秀老师的《剃头大师》紧扣单元要素,教授难句理解法,指导细节品析,在朗读中引导学生感知人物形象,体悟故事趣味与剃头之乐,彰显语文教学实践智慧。

本次教研活动展现了课堂的生动与深度,凝聚了实践的思考与创新,导师引领更指明了前行的方向与路径。相信在工作室的引领下,每一位成员都能在教研之路上行稳致远,让教育之花绽放更绚丽的色彩。

撰稿:苏天草 摄影:毛东方 曹露丹 审核:朱燕芬)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