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0日,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第二实验小学的食堂里,一群“小厨师”正忙碌而有序地穿梭在餐桌间。这是学校开展的特色食育教育活动——学生帮厨体验,通过分餐、打汤、垃圾分类等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生活技能,懂得勤俭节约是美德,培养责任感与团队精神。 同时通过劳动感受文明用餐的礼仪和必要性。
中午11时40分,随着下课铃声响起,三至六年级的学生志愿者们迅速集结。在就餐区,班主任老师化身"餐桌导师",指着墙上的《悯农》诗句引导学生:"每粒米都是汗水的结晶。"小帮厨们在食堂阿姨的指导下,有条不紊地开始工作。有的学生手持长柄勺,认真为每个餐盘舀取热腾腾的米饭;有的踮起脚尖,将餐盘端至指定位置;还有的细心整理厨余垃圾,将餐盒与果皮分类投放。擦桌子的同学则躬身弯腰,用湿布轻拭桌面,动作娴熟利落。
“阿姨,这个汤要打满一点!”“小心烫手哦!”孩子们边操作边轻声交流,稚嫩的脸上洋溢着专注与自豪。分餐结束后,他们又化身“水果小管家”,将苹果、香蕉等水果按班级分装,确保每位同学都能吃到新鲜的水果。
资源保障部王新亚主任表示,此类活动是学校“汇爱”校家社协同育人项目的重要实践。通过重构校园生活场景,将食育教育融入日常,既培养了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也让他们在协作中学会感恩与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参与活动的家长反馈,孩子们回家后主动承担家务,对“盘中餐”有了更深的理解。
(撰稿:陆玮琦,拍摄:张建新,审核:王新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