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网登录 校长信箱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专题网站>>教育资源库>>数学>>六年级上册>>文章内容
《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徐燕(2024区级)
发布时间:2024-12-19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张静

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2024.4.23徐燕

一、教学目标:

1. 在具体问题情景中,引发应用估算的实际需求,进一步体会估算的价值,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

2. 通过回顾与反思,感受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能灵活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

3. 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过程:

(一)依据信息提问题,辨析问题定目标

1. 阅读审题,提出不同问题

过渡:同学们,上次去春游有没有到超市采购啊?买了哪些好吃的呢?

生自由答。

师:(出示课件)小美也去超市购物买了这些好吃的,她来到收银台

猜一猜,根据这些信息,小美可能会想到哪些数学问题?


单价

数量

巧克力

30.4/

2

果冻

26.3/千克

0.8千克

预设 :一共要付多少钱?

预设:大约要付多少钱?

师:如果老师告诉大家,小美带了90元。那么,她还会想到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90元够不够?

2. 辨析问题,明晰运算策略

过渡:这3个问题都是围绕小美付钱提出的,想一想,在解决过程中,它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预设1:第1个问题“一共要付多少钱”,需要精确地算出得数。

预设2:第2个问题只要求出大约的得数,不需要精确计算

预设3:第3个问题判断90元够不够,先要算出结果再和90元比较

3. 列出算式,明确学习目标

师边讲解边课件演示原来这3个问题有这样的区别。“一共要付多少钱”,需要精算,谁会列综合算式?

生:30.4×2+26.3×0.8=

师:“大约要付多少钱”不需要算出精确结果,只需要估算,它的结果是个近似数,需要用“”。

师:90元够不够,就是要将总共的钱和90元进行比较,(出示算式)是这个意思吧?

 

(二)解决问题用转化,比较策略会估算

1. 灵活取整,解决近似问题

过渡:今天这节课,我们将一起来研究用小数乘法的估算解决实际问题(板书课题: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师:小美大约要付多少钱呢?该怎么估算呢?谁来读一读学习要求。

学习任务:1.想一想:你打算怎样估算?

2.写一写:把你的想法记录在学习单上。

3.说一说:和你的同桌说说你的想法

生独立思考,再交流。

集体交流:

预设1:我把30.4看作30,把26.3看作26,把0.8看作1,计算结果是86

师:为了便于观察比较,我们用向下的箭头表示把这个数估小了,用向上的箭头表示把0.8估大了,那这个26.3是估大还是估小了?你能像徐老师一样,在你的估算过程中也添上箭头吗?

预设2:我把小数都往大估,把30.4看作31,把26.3看作27,把0.8看作1,计算结果是89。(师画箭头)

小结:刚才有的同学把单价和数量估大了,有的同学把单价和数量估小,无论怎么估,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把小数估成什么?(把小数都估成整数计算)为什么要这么估?(为了计算方便)是的,为了计算方便,一般我们把小数估成整数计算,只要估的范围合理,这几个得数都是可以的。

 

2. 理清思路,培养预判意识

师:那90元够不够,该怎么解决呢?

生:可以通过估算解决。

师:那你们估一估,90元够不够?够的

师:哇,这么快就有结论啦!你是怎么知道的?

预设:都估大了才等于89,实际一定比90小,所以是够的。

师:你觉得只需要看89,就能确定90元够不够。还有谁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师:那刚才我们估算了好几个结果,为什么选择89元比较,而不选86元比较呢?

生:估算86元时,有的数估大了,有的数估小了,实际到底比86大还是小,我们不能确定。

课件出示数轴

小结:老师理解了,我们借助数轴来帮个忙,这是小美带的90元,如果我们把有的数估大,有的数估小,结果是86元,实际一定比86小吗?(不一定)有可能比86小,也有可能比86大,甚至还有可能比90元大。 所以能确定90元一定够吗?如果我们把单价和数量都估大后,也只有89元,而实际肯定比89元小,所以带90元肯定够。

师:比较了这两种估算,你有什么想说的?

小结:我们在判断够不够时,不能一会儿估大,一会儿估小,否则不能确定实际到底够不够;而要把所有数都估大,如果估大了都够,实际一定够。

 

3. 比较异同,规范估算思路

师:刚才判断90元够不够时,我们经历了哪些思考过程呢?谁能帮大家再来梳理一下?生边梳理,师边板书:

一估算:30.4×2+26.3×0.8

31↑×2+27↑×1↑        (先估算,怎么估的?都估大算到89元)

62+27                     (再比较,怎么比?)  

89(元)                                  

二比较: 8990                       

估大了比90小,实际一定比90小                     

三结论:小美带90元够。         

小结:解决这类“够不够”的实际问题时,我们一般要经历这三个步骤——一估算、二比较、三结论

 

(三)阅读审题明思路,发现异同引问题

1. 迁移练习,形成估算策略

过渡:小美买了零食,忘记买饮料啦!她又来到了超市,想给小组内每个同学买一瓶果汁。可是,她又遇到了这样的问题,谁来读一读。

出示题组:小美带了50元,下面这些果汁,她带的钱够吗?


单价

数量

大瓶果汁

11.9元/瓶

2瓶

小瓶果汁

6.8元/瓶

5瓶

师:你能像刚才一样,“一、二、三结论”的步骤解决这吗?试试看!

对比1:11.9×26.8×5         11.9×26.8×5

     ≈12↑×2+7↑×5       ≈11↓×2+6↓×5

     24+35                =22+30

     59(元)              =52(元)

     59>50                  52>50

     小美带的钱不够。        小美带的钱不够。

师:比较这两位同学的估算方法,你有什么想说的?

指出:估大了是59元,实际应该比59小,比59小的数一定比50大吗?(不一定)如果估小了是52元,实际一定比52大,所以50元一定不够。

师:看来这道题要怎么估?

小结:所以这题要往小估,估小了不够,实际一定不够!(边说边板贴)

对比2:11.9×26.8×5         11.9×26.8×5

     ≈11↓×2+6↓×5       ≈10↓×2+6↓×5

     22+30                =20+30

     52(元)              =50(元)

     52>50                  50=50

     小美带的钱不够。        小美带的钱不够。

师:这两位同学都是往小估的,比较他们的估算方法,你又有什么想说的?

指出:估成10,计算更方便。

师:这里的50=50了不是够的吗?为什么说钱

生:因为估才等于50,实际一定比50元大,所以50元不够。

小结:是的,如果估小了都比50大,或者和50相等,那么实际一定比50大,所以这两种估算方法都是可以的,而且估成10,计算更方便。

 

师:比较零食和饮料的估算过程,你有什么发现?(出示板贴)

预设:第一题估大,第二题估小。

预设:当钱够时,要往大估,估大了够,实际一定够,如果钱不够要往小估,估小了还不够,实际一定不够。

小结:在购物问题中,考虑钱够不够时,有时需要估大,有时需要估小,我们要根据数据的特点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板书:结合具体情景 合理选择方法)

 

2. 拓展练习,灵活运用估算

过渡:隔壁李阿姨也要去超市购物,我们看看她又遇到了什么问题呢?

出示题目:李阿姨去超市购物,带了100元,她买了2袋面,每袋30.5元;又买了1块牛肉,用了19.4元。她还想买1条鱼,小一些的每条15.8元,大一些的每条25.2元。请帮助李阿姨估算一下,他此时剩余的钱够不够买小鱼?够不够买大鱼?

师:李阿姨想买的东西可真不少,看到这么多的数据和信息,你打算怎么办?

生:列表整理。

师:列表整理是一种很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请同学先把表格整理完整,再按照一估二比三结论的步骤独立解决第一个问题。

预设:方法一:用加法估大,30.5×2+19.4+15.8≈31↑×2+20↑+16↑=98

      方法二:先加后减,30.5×2+19.4≈31↑×2+20↑=82,100―82=18

独立完成,请2位同学交流想法。

师:那够买一条大鱼吗?也试试看吧!

展示学生作业交流。(2种)

师:比较这两题的思考过程,你有什么想说的?

小结:购物中,当我们发现钱够时,需要往大估,估大了够或正好,实际一定够;如果钱不够时,我们要往小估,估小了不够或正好,实际一定不够。(板书:估大了够或正好,实际一定够;估小了不够或正好,实际一定不够。)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时,要么全部估大,要么全部估小,不能一会儿估大,一会儿估小。

生: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时,有三步骤,一估算,二比较,三判断。

生:在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时,有时需要往大估,有时需要往小估,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

小结:估算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可见,经常使用估算,会让我们的思维变得非常敏捷,直觉感知变得越来越强。最后,徐老师想送给大家一句话:永远不要低估自己的能力,也请不要高估自己的毅力。看懂了吗!希望同学们以自信、坚持的态度将学习进行到底。  

板书:            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结合具体情景

合理选择方法

一估算  30.6×2+26.5×0.8                11.9×26.8×5   

31↑×2+27↑×1↑              ≈11↓×2+6↓×5   

62+27                          22+30  

89(元)                       52(元)   

二判断  8990                           52>50 

估大了比90小,实际一定比90小。   估小了比50小,实际一定比50小。                                   

三结论:小美带90元够。               小美带的钱不够。

估大了够或正好,实际一定够。       估小了不够或正好,实际一定不够。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