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学生保护传统文化遗产的意识,传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梳篦文化”,同时更好地了解常州文化历史,10月25日下午,湖塘桥第二实验小学的同学们走进了武进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参加了“非遗小传人”梳篦制作公益体验活动。
“扬州胭脂苏州花,常州梳篦第一家”。常州梳篦曾是进贡宫廷的御用品,素享“宫梳名篦”之美誉。此次活动特邀常州梳篦第九代传人、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理事邢粮老师担任总指导。活动上,邢粮老师为同学们讲述了梳篦的发展史、制作工艺以及梳子和篦子的区别,还展示了许多珍藏的梳篦,同学们对中国传统手工艺的技术惊叹不已。
在与宫廷梳篦的亲密接触中,欣赏美、感受美。随后,同学们在邢粮老师的指导下,参与制作梳篦,切实体验了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开齿、抛齿、划样、锯背、打磨、抛光……一道道工序参与进去,古老技艺与现代机器的巧妙结合令人惊叹,工匠们的熟练操作令平滑的木块脱胎换骨,成为精致的工艺品。“梳篦从原料到成品共需要28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是细心活,一丁点小的差错都会导致整个梳篦作废掉。”同学们认真聆听,不时向邢粮老师与老工匠师傅探讨制作细节,无不叹服工匠师傅们坚定、踏实、精雕细琢、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
最后,同学们拿起笔在梳篦上给牡丹图填色。在亲手绘制梳篦中,进一步感受常州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学习并传承常州优秀传统文化。这次活动,更让二实小的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享受快乐,并学到了严谨务实、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
(撰稿:黄苏 摄影:宣慧丽 审核:张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