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至10月19日,全国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数的认识”教学专题研讨会在安徽省黄山市顺利举行。来自全国各地二千多位教师参与教学观摩和教学研讨活动。我校王丽芬、丁樱老师有幸参加了此次活动。
由全国各地的12位优秀教师围绕主题“数的认识”展开了示范课活动。17日的课堂教学聚焦整数认识中的几个关键节点。18日的教学研讨围绕分数的概念、小数的意义等主题展开。
其中有两节课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级教师、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副校长张齐华执教了“认识负数”。张老师从学生生活中认识的负数切入,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索-3摄氏度和-3米的数学含义。学生“画一画、写一写”,并在教师巧妙的引导下让学生逐步深入地理解负数的具体含义。进而引导学生抽象概括,体会负数的一般概念,建构负数与正数、0的关系。最后教师巧妙地引导学生体会负数在数轴上的表示,以及生活中可以将不同的对象作为标准表示数。
特级教师、启东市教师发展中心蔡宏圣执教“小数的意义”。蔡老师联系学生已有的关于一位小数意义的经验,体会如何表示0.2,体会数位扩充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沟通整数的计数单位的十进关系,体会小数的表示也应遵循“满十进一”的计数原理,从而进一步体会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的意义。
会议最后,来自东北师范大学马云鹏教授作了《数的认识及其教学建议》主题报告。马教授首先梳理了数的认识这一内容的数学本质,分析了自然数的本质,数域扩充的过程,对分数和小数的理解;接着从整体上分析了数的认识的教学基础,从数学本质、课程地位、学习心理等角度为数的认识教学研究提供了思维框架;最后马教授以小数的意义为例,阐述了教学设计的策略,包括相关内容的整体分析,如内容本质的分析、学情分析,从而形成教学目标;情境创设与关键问题提出,要围绕核心内容与数学本质;围绕教学目标组织学习活动,凸显数学内容本质,经历过程与方法,发展核心素养。马教授的报告高屋建瓴,为教师们组织数的认识的教学提供了很多系统分析和思维研究的方法。
(撰稿/摄影:丁樱 审核:王丽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