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7日,湖塘二实小全体二年级的语文老师走进了二(1)班,跟着钱璐老师的教学步伐,感受了一堂别有风趣的童话课堂——《青蛙看海》。
《青蛙看海》这篇课文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生动形象地讲述了长期生活在湖边的青蛙很想看看大海,在苍鹰的指点下,在松鼠的鼓励与陪伴下,终于到达山顶,看到了大海。启示人们要根据自身的特点,找寻合理办法,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自己的目标。在教学中,钱老师抓住教学目标,紧扣青蛙和松鼠、苍鹰的对话,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在朗读中体会青蛙的心情变化以及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同时通过角色扮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紧扣词句,复习旧知
钱老师首先复习了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指导难读句子的朗读,用课文内容填空的方式回顾第一课时的内容,目标清晰,重点内容突出,又在感受山的高度时让学生齐背《咏华山》,强化旧知,达到了一种童话与诗词的碰撞之美。在教学第二、三自然段时,抓住“怎么上得去呢”、“怎么能看到大海呢”这两句反问句的改写来体会不同句式表达意思相同。
二、图文结合,展开想象
钱老师在新课导入时,为了突出大山之高,用自己扎实的绘画基础在黑板上给孩子们展现了一幅高山浮云图,并且用画好的青蛙、苍鹰、松鼠这些动物卡片贴在相关位置上。这种图文结合的教学方式不仅紧扣了教学内容,感受到了山之高,而且将课文文字形象化,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为接下来的教学打好了基础。
三、重视朗读,引导感悟
在钱老师的教学中,整篇课文紧紧围绕着青蛙和苍鹰、松鼠的对话展开,重点通过朗读来感受青蛙心情的变化。如抓住“天哪,这么高的山”“怎么上得去呢”,体会山的高和青蛙失望的心情;抓住“啊,大海就展现在它们眼前”,感受青蛙的心情不知不觉发生了变化,变得喜悦、激动。又如在学习四至十自然段时,用不同的颜色在课件上分别突出青蛙与松鼠的对话内容,指导对话朗读。
四、角色迁移,加深体验
在学习对话朗读时,钱老师先让学生同桌之间互相配合,模仿青蛙和松鼠练习对话,并带上表情与动作,体会青蛙和松鼠说话的心情。又指名表演,同时其他学生对其评价,调动全体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学会看表演、评表演,练习评价语。最后,整个班级一起做动作来朗读对话,借助肢体语言,发挥想象,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体会青蛙心情的不断变化和坚持不懈的精神,感受登山的艰辛和松鼠对青蛙的鼓励与友爱。让孩子学青蛙跳的时候,课堂气氛得到了活跃,学生体会到累,就理解了青蛙在草丛中歇一会的意思;体会到口渴,就理解了青蛙喝点山泉水的意思。正是有了角色体验这样深切的体会,学生也就能很自然地对青蛙进行鼓励,真正理解认识了小青蛙那种坚持不懈的努力精神。
今天的这堂课也让老师们豁然开朗,我们老师不正是带领青蛙登上山顶的这只松鼠吗?我想,只有我们正确的引导和不断的鼓励,每个孩子都会实现理想,到达成功的彼岸。
(撰稿/摄影:周青 审核:史柳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