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意正隆,秋实可期。为更好地适应教育发展的新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学校师资素养与能力,湖塘二实小于8月25日至27日进行了为期两天半的暑期培训活动。本次培训主题是“为理解而教”,二实小全体教师、集团化优质学校成员校教师、常州市朱燕芬名教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常州市小学语文乡村教育带头人培育站全体成员参与了本次培训。
学科讲堂
(语文)
常州市局前街小学教育集团中山校区姜明红书记作《基于真实情境的有层次的学习任务设计》的主题讲座。姜书记基于新课标视角,从专题研究背景、要素结构与情境设计、资源挖掘与学习情境设计、文本内容与学习情境设计以及评价与学习情境设计五个方面进行了专业引领。姜书记结合一系列优课案例,带领老师们细致分析、梳理其独到之处,给语文老师提供了直观的、可操作的教学方法,让方法可见、可行。同时强调了真实情景的重要性,并鼓励老师们将理论所学积极转化为课堂实践,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数学)
武进区学校与教师发展中心小学部马伟中主任作《学习新课标 赋能新课堂》专题讲座,从新课标的四大突破出发,围绕其基本框架结构,提出了研读的方法:对比性研读,让理解与时俱进;追问式研读,让认识通透深刻;实践实践性研读,让理念落地生根。同时,还提出课堂教学转型的三个观点,即课堂要提升学生的学习力;构建“学为中心”的课堂;强调高质量的课堂“功夫在课外”,教师要在高质量的个人备课基础上,进行高质量的集体备课,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才能产生精彩的“顿悟”。
(英语)
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英语教研员黄小燕老师围绕《基于新课标的命题策略》,强调教师要“依标教学”,并针对老师们的疑惑提出了几点建议:一、老师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改变教学方式;二、语言的本质是交流。老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度理解,在生活情境的多变因素中识别交际意图,选择合理的语言;三、老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整合信息的能力,学会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四、老师需带着爱教育,多夸奖,少急躁,给孩子在学习英语的开始阶段树立起信心。
(综合)
武进区学校与教师发展中心钱新建主任为综合组成员作《走进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主题讲座。讲座中,钱教授从跨学科主题学习与综合学科的联系进行切入,将2022版新课标中关于“跨学科主题”相关概念进行了深入剖析,并从“教师跨学科素养模型讲解”、“跨学科学习的发展史”、“跨学科学习的课程异同”、“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等方面切身分析了教师与跨学科主题教学素养之间的的实际差距,对于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知识立足学科方向,讲解深入简出。
科研培训
江苏省教科院中小学教研室课程教材部孙向阳主任作《教师“个人课题”的设计与研究》的专题培训。从“选题”的内涵、选题的来源、研究问题的形成和课题的设计四个方面详细讲述了教师如何设计自己的课题,鼓励老师们平视待之,不必有畏难情绪。强调好课题的标准即适合自己、贴近课题指南与有所创新,其中有所创新很重要,这需要思想理论、视角方式、思路对策方面的新。同时针对老师们的疑难之处,结合课题实例还原做课题的思维过程,并用对比法逐条讲解课题申报书的撰写。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吕林海教授就《如何理解科学研究方法》作专题引领,围绕“什么是科学研究”、“什么是科研方法”、“定量科研方法的特征与使用要义”、“定性科研方法的特征与使用要义”、“如何基于科研成果来进行科研写作”五个方面进行了有梯度的讲解。吕教授通过“熊秉元先生的李约瑟之谜研究”“中国大学生的课堂沉默研究”等数个鲜活、典型的教育研究实例,深入浅出地解释了定量研究的过程,指出定量研究强调概念。
南通大学周建忠教授作了《信仰与梦想:弘扬教育家精神的策略与行动》的专题讲座。周教授结合自身的成长经历,从名师成长的四大方向、十个维度、八大要素、教育家型教师的特征及成长路径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阐述。他指出,教育家型教师是具有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教师,不仅具备扎实的教育教学能力,还要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同时,还需要不断学习和探索,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结语:
暑期教师培训活动让老师们更新了教育观念,更掌握了诸多切实可行的教学研究方法,为我们后续的教育实践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新学期伊始,我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专业的技能,将这些新理念、新方法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助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
(撰稿:陈静仪 摄影:陆玮琦、张静 审核:林苑青、许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