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学校、家庭与社会三方面的合作,共同探讨和实践协同教育的新路径,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在第31个国际家庭日来临之际,2024年5月14日,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第二实验小学举办主题为“走进社群生活的协同育人实践”的全国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暨江苏省中小学品格提升工程的展示交流活动。活动集合了多位教育专家、学者以及众多教师、学生和家长,以校家社多方视角共同探讨并展示学校协同育人教育教学的最新成果和经验。
活动开始,武进区教育局副局长庄骅发表欢迎辞,庄局长强调,本次交流活动的举办,能够进一步推进校家社协同育人做深做实的探讨和交流,共同思考和研究校家社协同育人的具体措施与有效招法,着实推进校家社协同育人工作的有效开展。
随后常州市教科院副院长韩志祥上台致开幕辞,韩院长表示,湖塘二实小一直致力于“校家社共育”路径的探索,并付诸于实践。在2022年迎来了教育部重点课题的开题论证,真正凸显了前瞻性强、理论基础扎实。并对未来学校教育发展提出了新期望。
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张雨强教授带来了精彩的主题演讲《协同育人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讲座中张教授围绕协同育人的政策要求、实践困惑、机制建构以及实践路径四个方面阐述了协同育人如何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为在场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新视角和宝贵的实践经验。
湖塘桥第二实验小学校长朱燕芬作主题发言《“汇爱”校家社创意社群的育人行动》,从研究背景、理论研究与整体框架、重点工程与具体推进、育人范式与初期成效以及未来发展与支持保障这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课题目前的研究进展。展现了湖塘二实小以六大行动引领的校家社协同育人新样态。
中午,专家一行深入参观校园,近距离感受二实小多样的社群生活样态。共同欣赏学校管乐团带来的精彩演出,感受二实小学子活泼泼的精神面貌。先后步入藏书票工作坊、国风工作坊、家风记忆馆等协同育人场馆,在一张纸精美的藏书票,一份份精致的国风文创,一件件精心书写的家书中,共同体验学校所构筑的创意社群独特育人场域。
下午湖塘二实小以协同育人的视角,呈现四节精彩纷呈的生长课堂。武进区学科带头人吴婷老师执教数学课堂《圆的认识》。从数学视角解读圆不仅是一个平面图形,也是有温度的校家社同心圆。常州市教坛新秀林苑青老师带来语文课堂《威尼斯的小艇》,以朋友圈的任务情境贯穿始终,通过思辨性阅读与实用性阅读进行群文阅读,让学生在学习社群的活动中互长互进,理解这座城市的文化特性。常州市特级班主任钱丽老师带着孩子们和家长们开启亲子班会之旅《爱的甜甜圈》,引导家长在陪伴中重视好家教,共同托举孩子的未来。常州市教坛新秀王可心老师执教科学课堂《爷爷奶奶的候鸟计划》。从社会问题出发聚焦家庭,同时结合了社会支持,给爷爷奶奶制作了一份有爱、有趣的候鸟旅行计划,让学生能充分利用家庭和社会资源,实现学习需求,让学校主导、社会支持、家庭参与、多元主体协作的协同育人课堂真正发生。
主题沙龙环节现场气氛热烈而严谨。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江北新区七里河中学校长芮火才校长围绕“社群生活打造协同育人新样态”主持主题沙龙,特邀江苏理工学院教育学院小学教育系副主任史自词,萧山市金山小学校长楼慧芬,武进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副主任王丽华,武进区湖塘镇永定社区主任庄亚娟,常州市优耐特精密钣金有限公司总经理闫慧,湖塘桥第二实验小学行政支持部副主任陈静仪共同参与。芮校长引领大家明晰什么是社群生活,随即围绕社群生活分享自己生活经历,展开精彩的对话。进一步探讨了如何通过社群生活来促进校家社的协同育人,为在场的参会者们带来了新的视角和思考。
此次展示交流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湖塘桥第二实验小学以打造多彩的社群生活为方式,实现协同育人的新样态,也进一步加强了教育界的交流与合作,为学校推动教育创新和发展打开了新思路。未来,湖塘桥第二实验小学定将协同育人落地生根,焕发出勃勃生机,构建同心、同力、同行的校家社育人共同体,合作构建良好的育人生态,让每一个孩子幸福生长在这沃土之下,成为一名活泼泼的好儿童。
(撰稿:张萌 拍摄:翁迪、陆玮琦、毛东方 审核:苏天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