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数学老师课堂教学能力和理论知识学习能力,领会贯彻《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课标精神。3月18日下午,我校和盐城市阜宁县沟墩实验小学开展以“学习新课标,赋能新课堂”为主题的“南北结对”交流活动。学校特邀江苏省小学数学特级教师蒋守成老师莅临指导,二实小全体数学老师参与本次活动。
教研互动环节,首先由阜宁县沟墩实验小学查万哲老师带来五年级《因数和倍数》一课。查老师的课堂开门见山,直接入题,创设了有效的数学学习情境,变抽象为直观。查老师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把12个小正方形摆成不同的长方形,再让学生写出不同的乘法算式,借助乘法算式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意义,这样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从动手操作,直观感知,让学生自主体验数与形的结合,引导学生在充分的动口、动手、动脑中自主获取知识。
接着由湖塘二实小史超老师带来三年级《年月日》一课。史老师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这节课在教学新知之前,学生已学过时、分、秒,加之对年、月、日有一些零碎的认识。史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在年历卡上“找一找”今天,唤醒学生已有的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汇报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之间经验互相迁移,用儿童的语言感染儿童,做到儿童之间的沟通,真正地实现面向全体。
相互评课环节,评课老师认为高效的数学课堂中教师要学会沟通联系,让数学知识自然生长;经历探索,让知识结构趋于完善;知识延展,让学生可持续发展。高效的数学课堂是每位老师都需要去探求的目标,而教在学生的认知发展点上恰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站位,让课堂充满思维生长的力量。
最后环节由蒋守成校长作专家引领,点评研究方向。蒋校长就教材和数学本身对两位老师的课进行了深度评析。蒋校提出了关于数论整体建构的思考和课程内容的开发,指出要从形入手、先形后数、以形作数,达成形和数的融合。跨学科主题教学,要做到用中学、做中学、创中学。基于追寻对纯粹数学的研究,蒋校解答了新教材为什么要把年月日放到综合实践的过程。蒋校从新课标理论出发,鼓励老师解读教材时,要努力寻找真实的问题情境;练习设计要先于课堂设计,要富有创意,有开放性的表达,少一些记忆,多一些追溯,要在思维拓展教学上下功夫,让学生的创造性理解更近一步,思维得到进一步发展。
大浪淘沙方显真金本色,暴雨洗礼更显青松巍峨。此次“南北结对”研讨会给全体二实小数学教师指明了前进的方向,鼓舞了精神,增添了动力。相信各位教师一定能够借助本次研讨会,互相为镜,学习调整,打造出更多的魅力课堂,绽放出更多的教研之花。
(撰稿:丁樱 摄影:周贤 审核:钱燕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