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研,求也,深入探究也。为全面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实现共同发展愿景,更好地加强学校间的相互交流,优势互补,促进教师业务能力不断提高,学生更好地健康成长。2024年1月11日,湖塘桥第二实验小学开展了共创学院语文教研活动暨“南北结对”第十三次活动。
二实小陈煜老师执教了四上课文《麻雀》, 陈老师从读词语、识记生字再到读课文,说说课文围绕麻雀写了一件什么事,接着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陈老师教学思路清晰,内容层层递进。一方面落实课后习题,另一方面在读、品、悟、思、辨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猎狗的凶猛、小麻雀的弱小,老麻雀的勇敢坚定、毫不迟疑。陈老师还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二实小朱燕芬校长执教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朱校长以爱国名言导入课程,全面整合语篇内容,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她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国土被占”和“国人被欺”的社会背景,尤其注重多音字的辨析。她还巧妙地结合语文要素,为学生搭建有效的学习支架,指导他们抓住文章的主要人物和事件,从关注单一事件扩展到多事件,从而更好地把握文章的核心内容。
沟墩实验小学陈艳凤老师执教了《小蜗牛》这一课时,以猜谜导入,引出课题,同时也为后面理解课文做了铺垫。接着张老师引导学生发现了本课与其他课文的不同,这篇课文不再全篇注音,所以张老师在课堂上更加注重识字、写字教学。尤其对“妈”“对”的书写教学,不仅观察总结了写字要点,还规范学生书写姿势,从细节处落实学生书写习惯的培养。然后,张老师带领学生跟随小蜗牛的脚步走进课文去四季游玩,感受四季的变化。
展示课后,陈煜老师和陈艳凤老师分别进行了说课,分享了自己的教学构思。两位老师的课堂都能立足文本,条理清晰,能根据新课标理念,将语文要素充分地落实在课堂中,激发学生思考,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课堂触动人心,课后的教学研讨也是精彩纷呈。课后,听课老师们进行了交流评课,两位老师课堂上的亮点为组内老师提供了学习的方向,存疑之处也引起了组内老师的探讨,激发了组内老师对课堂的思考。老师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分享听课后的思考和收获。
活动最后,二实小朱燕芬校长进行了高屋建瓴的指导。首先,朱校长对二实小青年教师提出一点建议,教师所有的评课要基于课标,要积极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接着朱校长就陈老师执教的《小蜗牛》一课进行了细致的点评,朱校长先是肯定了陈老师的课堂设计,其中扎实、多样的字词教学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同时朱校长还指出本课除了字词教学还要注重朗读的指导,并通过一系列的语言活动让学生去感知四季的变化,从而引起学生的思辨。
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这是一次成功的交流活动,也是一次经验与智慧交融的美好旅程。教育是心与心的碰撞,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通过本次交流活动,两校彼此进一步增进了了解,为进一步发挥合作优势,构建更多的交流学习平台,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方向。
(撰稿:毛顺洁 摄影:杨蕾 审核:顾飞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