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学习的即时性和快捷性,有利于⾃主安排学习,有助于提⾼学习和实践应⽤的效率。为进一步落实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推进工作,促进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机融合,探索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新模式。10月18日,武进区信息化教学优质课大赛(小学美术)在湖塘桥第二实验小学举行。
来自武进区湖塘桥第二实验小学的恽蕾老师、武进区湖塘桥实验小学的薛蒙老师、武进区厚余小学的芮梦老师、武进区人民路小学的朱怡老师分别展示了同题异构课《梦中的远航》。
课前,武进区湖塘桥第二实验小学恽蕾老师下发了学习单,新授开始之前,恽老师用绘本故事导入新课,一下子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开始讨论学习单,了解并且交流了费恩和学生们为远航做的准备,教学中,教师注重引发学生运用观察、比较、分析的学习方法,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信息化技术,运用平板,在文件的百宝箱中,找到作业资源包,促使学生视觉兴奋。绘制场景时不拘泥于大海,任何大场景都可以运用其中。在学生完成美丽的场景之后,恽老师引导学生们运用信息化技术,将平板上的场景和人物、动物图片恰到好处的结合在一起。这样的教学,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美化生活地情感,培养学生形成初步地设计意识,提高学生地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武进区湖塘桥实验小学薛蒙老师的这节课中,薛老师将 AR、AI、VR 和全息技术引入课堂,通过立体化、动态化、多色彩化显示,使学生沉浸于模拟的真实情境中,打破时空界限, 将教学内容直观、形象而又动态地呈现出来, 使得原本不可能出现的景物出现于学生的眼前, 使学生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观察与欣赏。给他们以绝佳的真实体验,仿如身临其境,使图片中的内容可触摸、可互动、可感知。
武进区厚余小学芮梦老师的课堂以诗词为导线,带领学生穿越历史长河,在梦中与古人驾舟骋怀。通过电影《长安三万里》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驾船沿着长江到京杭大运河为主线,与语文学科相融合,以信息技术为依托,探索诗词中的航船故事与情景,调动学生对于驾船远航的的兴趣与热情,结合AI生图,用艺术的手法对“远航”这一题材进行另类的表现。
武进区人民路小学朱怡老师利用希沃白板和易课堂平台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感知中学习,激发探索的欲望和学习兴趣。借助AI绘画体验和美图秀秀软件,体验不同绘画工具带来的乐趣。整节课孩子们在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中,探索远航的奥秘,领略美术的无穷魅力。
本次比赛特别邀请了3位专家评委,以公平、公正的态度对选手的课程设计、信息技术能力、表现形式等方面进行评分。巧妙的设计、精美的课件、生动的演示让评委老师们赞不绝口!
本次“信息化教学”优课评比活动,加深了教师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认识,创新了课堂教学模式,生动演绎出信息化背景下的课堂新样态,促进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相信老师们定会在此次活动的推动下,进一步研究信息化教学技术,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化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