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不居,春秋代序,为期两年的常州市乡村小学语文教育带头人培育站即将结束。培育站主持人——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湖塘桥第二实验小学校长朱燕芬于6月19日指导学员修改论文。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培育站成立以来,为提升学员的专业技能,拓展视野,为学员量身安排了一系列的专家讲座。朱校指出论文撰写具有四大要素:论点要“新”,论据要“真”,论证要“透”,结构要“紧”。在论文撰写过程中既要从细节入手,关注问题化论证,又要反思摘记,用心积累丰素材;既要坚持阅读,学习模仿炼技巧,也要善于琢磨,及时动笔多修改。教研论文修改过程,是深化认识、整合思维、提炼语言的过程,需要耐心和细心,从实际出发,灵活掌握,检查、增补、更换、调整、斟酌、校正,最终达到“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的境界。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农历五月,石榴花开放吐艳,榴子初成。培育站也百花齐放,迎来累累硕果,。在朱校的引领下,学员们探索不止、写作不止。此前,培育站的20位学员围绕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结合两年的学习情况,从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需要和自身感受出发选择题材、立意定题、确定结构。准备好充分的材料后拟定论文提纲撰写初稿,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论据服务论点,层次分明,逻辑严谨。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培育站领衔人朱校在线上与学员们一一沟通,指出论文撰写需要遵循五大规律:其一,新:选题新颖,有用有利。其二,实:论据翔实,有血有肉。其三,活:形式活泼,不拘一格。其四,小:题目较小,内容集中。最后,精:文字精练,语言简洁。培育站学员们在明确论文修改要求后表示,朱校的点评对自己修改论文帮助很大,特别是在“新”和“深”两个字的理解上更进一步,表示会继续修改自己的论文并争创优秀。
不知不觉培育站的学习已进入尾声,但是却为学员们打开了学习的大门。相信经过培育站的学习,经过朱校的点拨,所有的学员一定会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应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以扎实学识上好每一节课,以稳健功力写好每一篇论文,并树立终身学习的决心,不断学习与探索,带着收获,带着培育站导师的殷切期盼,扬帆远航。
(撰稿:林苑青 摄影:陆玮琦 制作:莫燕仪 审核:朱燕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