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思善学,笔耕不辍。知行致远,行思合一。教师妙笔著文章,靠的是细心观察、用心积累,将日常教学中的思想、案例凝练成文字,真正做到“匠心做研究”。刀不磨不快,文章不改不好。在论文的一推一敲,精炼细改中,才能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良好的学风。6月14日,江苏省常州市乡村小学语文教育带头人培育站于线上开展第三十一次活动,本次活动聚焦教师论文写作新思维,特 邀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南京市江宁区教研室教研员吴勇校长进行指导。
专家讲座,明方向
吴勇校长强调了论文写作的几个关键:首先,选题要做到“下沉到点”。选题一定要凝聚到“点”上,切忌“大而无当,浮泛不实”。写论文、搞科研,问题意识是非常重要的。“下沉到点”的“点”,应该具有以下几个特征:它应该是具有新意的点;应该是关键性的点;应该是前景广阔的点。其次,要关注“点面兼顾”。选题一定要点面兼顾,把点置于面的整体当中,予以统筹考虑。最后,一线教师要善于总结案例,将一线的实践整理成特色的经验,扩大其辐射影响力。
在线研讨,激思维
吴勇校长仔细研读完培育站每位教师撰写的论文后,从选材、题目、框架等部分与学员教师一对一连线交流指导,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设性建议。吴校剖析了学员论文撰写中存在的典型问题:选材不够前沿、选题不够新颖、观点不够精确、思路不够清晰、论证不够充分、表述不够规范、框架不够恰当,并指导学员教师论文撰写要做到观点鲜明、角度新颖、操作性强、结构合理,从而使自己的论文更具教育教学的价值。
慧语点评,赋成长
培育站导师朱燕芬校长认为吴勇校长提出的修改指导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提高了学员教师对教学研究和论文撰写的认知。朱校指出论文撰写需要遵循五大规律:其一,新:选题新颖,有用有利。其二,实:论据翔实,有血有肉。其三,活:形式活泼,不拘一格。其四,小:题目较小,内容集中。最后,精:文字精练,语言简洁。最后朱校强调不管是论文的选题还是论据的搜集,都要切合实际,而非在乎表面的光鲜,而实质却反而显空洞和薄弱。
“文章合为时而著”,将问题长存于心,灵感不期而至,最后才有可能水到渠成。学而不思则浅,研而不教则空。论文撰写是教师的必修课,需要大家在教育科研路上主动思辨,创新向前。在思考中写作,在写作中创新,当一个团队凝心聚力,笔耕不辍,必可以聆听思维生长拔节的声音。相信在本次活动的指引下,培育站全体成员将聚焦教科研,开拓新思维。
(撰稿:林苑青 摄影:培育站全体成员 制作:丁洁琼 审核:朱燕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