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豚数十出没,或黑或黄,鼓浪前行。诗人陆游早在宋代,就以诗歌描绘了江豚在长江中群游的壮观场面。然而近年来,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长江流域内大规模的工厂建设,形成了化工围江的局面。蓬勃兴起的长江航运,带来的尾气排放、噪音污染和垃圾直排等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以及常年滥捕导致的长江生物种群数量减少,长江生物完整性指数已经达到了最差的“无鱼”等级。素有“水中大熊猫”之称的江豚,成为了长江中仅有的大型物种,守护长江的“微笑天使”刻不容缓。
为了进一步增强广大师生保护长江的环境意识,鼓励保护长江环境的行为,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2023年3月14日,湖塘桥第二实验小学各班利用夕会课开展了保护长江的教育活动。
在课上,班主任老师利用保护长江的相关视频,用精心准备的一个个生动的案例,向学生动情地讲解了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破坏长江环境行为。通过列举一些在学生身边的真实案件来教育学生。首先知道长江的起止位置和流域面积,知道长江作为中国的母亲河的重要作用,为此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其次,介绍现阶段国家出台的《长江保护法》让学生知道保护长江的法律地位,知道在生活中哪些行为违反了《长江保护法》,知法、懂法、用法。接着出示几种长江稀有生物,江豚、白鳍豚、中华鲟、扬子鳄等图片,再结合一组调查数据让学生直观感受这些江中精灵的生存现状,进而对破坏长江的行为表达自己的痛惜。最后的互动环节,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采用抢答与教师讲解形式,引导学生从“长江知识我知道、保护长江我能行、对破坏长江行为说不”三方面,增强学生保护长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此次保护长江教育主题活动,不仅增进了广大师生对长江的认识和了解,更增强了大家保护长江的意识,希望能通过此次活动,让孩子们将保护长江的责任意识深植于心,一起守护美丽的长江。
(撰稿人:刘艳 拍摄:陆玮琦 审核:王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