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在党的二十大即将胜利召开之际,为积极推进培育站成员的阅读工作,贯彻落实新课标新课程理念,常州市语文乡村教育带头人培育站于线上开展第十七次活动。此次活动特邀经开区实验小学校长丁雄鹰进行指导。
书香以致远,莫负好时光
活动前期,培育站领衔人向全体成员赠送严银华教授的《教育原乡》一书。培育站全体成员共读,齐聚线上分享自己所思所得。各小组成员代表分别分享了自己近期的阅读体会。
王祯卿老师认为,本书封面上“遵循基本教育规律,安静做真实的教育。”极具启发性。审问生活、慎思理念、明辨人事、溯源教育、追问教师价值、寻觅教师发展、深味学校元素、透视阅读真谛八个专题,让教师真正静下心来思考自己的工作。郑凯悦老师结合自身的教学经历,分享了对于“做思想的主人”这个观点的看法。任何一位优秀的教师,必然是一位有思想的人。这种思想“是一种文化精神、文化眼光。一种自觉的价值追求。一种坚定的对于社会、人生和教育的理想与信念。”陶玲玲老师最大的感触在于《教育原乡》就是严华银老师的实践生活,只不过将其记录了下来。太多时候我们在教育中,匆匆而过,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严老师却是悄悄过生活,即使是水中偶尔留下的倒影也留下一丝痕迹,为此记录下生活中的点滴,积少成多,聚沙成塔。
十月秋光好,读书正当时
丁雄鹰校长对于培育站各位成员的分享表示赞赏。丁校长提出,作为教师,教书育人,更要饱读诗书。丁校长从“我们教师为何而读?”“我们教师读什么?”“我们教师怎么读?”三个角度出发,与老师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与感悟。
丁校长认为,教师读书既为提高自己的修养学识,实则也为促进学生的进步与提高。书籍众多,常让我们不自觉地产生一种惶惑,一种茫然,这是技术时代的阅读带给我们的必然。既然如此,作为教师,在书的阅读中一定要有所选择,最好还要按次序列好。经史子集博涉为佳,天文地理通晓为妙,在深钻本专业的基础上,广泛涉猎当然是最好的选择。此外,丁校长也强调了读书时做笔记的重要性,不忘读书积累才能有大的收获。
喜迎二十大,引领促成长
朱燕芬校长对于此次活动作总结,朱校长对培育站全体成员的阅读态度表示赞赏。朱校提出,教师要走出“舒适区”,踏上读书引领成长的道路。对于专业发展来讲,阅读是工具。因此,重要的是创造需求。涵养阅读的兴趣,一方面,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展开阅读,莫要一开始就读很深奥的书籍,若教师自身的阅读能力跟不上,则容易失去读书的乐趣;另一方面,要带着问题去读书,基于教育教学中的真实问题进行针对性的阅读,从而激发阅读的兴趣。
在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朱校长期待培育站全体教师在读书中寻找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点,将读书的收获带到课堂中,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和接班人做出贡献。朱校也向全体培育站成员推荐了几类适合阅读的书籍:一要读教育报刊;二要读专业的教育理论书籍;三要读人文经典书籍,涵养教师人文情怀;四要读童书,教师读孩子喜欢读的书,才能够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一本书是我们阅读的起点,相信在我们的教育生涯当中,读书是兴趣爱好,更能成为充满个性的自觉活动。希望培育站全体成员都因书籍而充满理性和智慧的光芒。
(撰稿:林苑青 摄影:培育站全体成员 审核:朱燕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