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网登录 校长信箱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校园动态>>校园新闻>>文章内容
以研启深思,积跬方行远——二实小召开“教育部重点课题”开题论证会
发布时间:2022-10-17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李海琦

为推动学校教育科研工作,落实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社群生活实践,10月16日上午,由朱燕芬校长主持的教育部重点课题《指向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小学社群生活实践研究》开题论证会在湖塘桥第二实验小学四楼会议室召开。课题组全体成员及二实小全体行政人员积极参与此次论证会。

本次开题论证会特邀江苏省教育学会名誉会长杨九俊、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办主任董林伟、中国儿童教育心理研究会理事谭顶良、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总支副书记韩志祥、常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徐高明、常州市教科院所长常州市教科院基地教育改革发展研究所所长王俊、武进区教育局教师发展中心主任秦春华莅临现场指导。

启航征程 乐享研途

王俊所长致开幕词,他指出在二十大开幕之际,迎来了教育部重点课题的开题论证。武进教育走在了教育科研的前沿,各项成果奖也是数不胜数。此次课题的开题将使武进教育教科研走向更远。

在开题论证报告中朱燕芬校长指出:在“双减”政策下,建立健全的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需要着力构建学校教育以学科教育为主,家庭教育以生活教育为主、社区教育以实践教育为主的协同育人教育新生态。

指向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小学社群生活,就是在家校社“共同介入”的生活中构建“共育”的可能时空,形成一个多元的尊重他者、又彼此共享的“交往之境”,使得自我和他者在社群生活中既获取知识技能,又让道德情感得到升华,还能促进小学生的社会成长,从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额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专业引领 指明方向

专家指导显真章,科研兴教促发展。专家组认真审阅材料,听取朱燕芬校长的研究计划汇报,经深入讨论,共同肯定了此项课题的选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杨九俊会长强调可以通过此项课题的研究与实践以提供一种模型,达到学生、家长、老师、社会共同学习共同成长。他提出了根据社群生活的心理性、情感性、构成性三大功能,建构的“六大行动”内容充实并有侧重,具有较高的实践可行性。

董林伟主任强调随着《家庭教育促进法》及“双减”政策的出台,家校社协同育人已成为目前教育关注的热点问题,课题的选题符合时代要求。以“小学社群生活”作为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目标样态具有前瞻性。

谭顶良教授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了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可行性,明晰最终指向的解决问题。希望在后期的研究后能将此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推广到全国,并成为教育范式。

韩志祥院长提出此项课题的研究从学校本身出发,课题组前期进行了充分的实践研究,指出研究目标与“六大行动”相呼应,理论与行动相对应。

徐高明院长指出课题的研究内容明确、研究思路清晰。他根据目前的社会热点问题及政策导向,明晰了目前基础教育中家校社行动疏离、缺失等问题。

深入学习  奋楫前行

专家组一致同意该课题的开题。为了更好地推进该项课题的研究,专家们提出了些许宝贵意见,全体课题组成员认真聆听。针对研究中遇到的困惑,课题组部分核心成员向专家们虚心请教,各位专家一一给予耐心指导,从而课题组明晰了今后的前行方向。

在闭幕式中,秦春华主任对此项课题的成功申报给予了热烈的祝贺。他表示此项课题前瞻性强、理论基础扎实;学校底蕴深厚,管理有思想;朱燕芬校长学术有水平。同时他对此项课题的研究提出了美好的期许:希望朱校长带领的团队能在专家们的引领下,积极实施课题的研究。形成湖塘二实小、武进、常州的经验,成为项目推向全国。

本次课题开题论证会不仅为后续课题的实施指明方向,也给课题组老师们接下来的工作提供了参考。此次开题报告会取得了圆满成功。

(撰稿:吴婷 制作:张烨琦 摄影:陆玮琦 审核:苏天草)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