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体验生活,可以走遍大江南北。有些人感受生活,可以选择品味文字。读书,借由文字深刻地去感受另外一个灵魂的独白。读家记忆,一缕书香,一次相聚,一份创享。
5月22日,江苏省常州市小学语文乡村教育带头人培育站于线上开展第十三次活动,共同聆听培育站领衔人——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湖塘桥第二实验小学校长朱燕芬作《读家记忆》经典诵读交流分享。
经历,在推广中重拾阅读
朱校长首先就主持人提出的“在推动阅读时碰到的难处”及“如何解决推广阅读过程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解答。朱校长结合江苏常州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学生阅读需求更多、要求更高,学生缺乏持久的兴趣,读书氛围的营造有所欠缺的问题,针对以上情况,朱校长从书籍选择、持久兴趣、氛围营造三个方面进行了问题的破解,并强调,阅读的推广是一个系统工程。
目染,在实践中走进阅读
朱校首先阐释了“读家”的内涵,读只是一种形式,希望因阅读而产生价值,因阅读而充满美好。“读家”,开启美好人生。“读家”,品味交友乐趣。“读家”,知晓生活奥秘。
接着,朱校围绕“个性思考生成的痕迹,美的记忆”“群体智慧积累的心迹,乐的记忆”“阅读文化滋养的印迹,久的记忆”三个方面对“读家记忆”阅读推广进行了详细阐述。
朱校从自身的成长经历出发,将自己因阅读而厚植的道德情怀、因阅读而培植的课程视野及因阅读而凝练的教学主张的故事娓娓道来,朱校长的阅读经历让“创生实践”成为智慧,让“自我启蒙”成为可能,让“教育主张”成为名片。
一路上,朱校不断探寻通往儿童阅读和精神深处的那一条最适宜的教学通道,积极探索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育,将读·研·写”乡村教师培育模式,将“读·思·行”赋能学校管理体系,让身边有志同道合的共跑者有阅读相伴,有阅读引领,有阅读赋能。
朱校长致力于将阅读从语文学科阅读拓展到了“广阅读”,从学科阅读走向了“全面育人”的“大阅读”,让“阅读”能真正成为陪伴孩子终身的生活方式。围绕“拾光里,为阅读安个家”“春风里,为阅读点盏灯”“行万里,为阅读增些色”“读友里,为阅读鼓下掌”四个方面在儿童中深入推广阅读,营造处处都可学习,时时都在生长的学习场域。
感悟,在交流中携手阅读
近两个小时的交流中,培育站的教师们认真倾听,收获颇丰。
林苑青老师:阅读,是校园精彩的底色。书香,是儿童生命的气息。朱校长一直亲力亲为,投身于阅读推广之中,以阅读为载体,以书香浸润童心。 “读”家记忆课程的点滴渗透,不仅灌溉了活泼泼好学生心底的阅读种子,更辐射到千家万户。未来,我们将继续行走在阅读之路上,将阅读的快乐传递给更多的孩子和家庭。
庄丹红老师:朱永新教授说:“学生学习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获取知识过程中所得到的获取知识的能力。”聆听了朱校的《“读”家记忆》的直播,感受了一段阅读时光之旅。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更应该积极去尝试,去摸索,去总结,去反思,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理想智育”的美好境界。现在的教学改革,需要我们具有创新精神。
处处有书,时时飘书香,人人读书,个个读好书。湖塘二实小经典诵读推动创建,我们永远在路上!
(撰稿:林苑青 摄影:培育站全体成员 制作:翁小颜 审核:朱燕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