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网登录 校长信箱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校园动态>>校园新闻>>文章内容
乡村教育带头人培育站第七、八次活动
——思辨明方向,引领共成长
发布时间:2022-01-24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张静

上下求索未曾止,功成学就自在斯。为进一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1月22日、23日,江苏省常州市小学语文乡村教育带头人培育站第七、八次活动于荆川小学举行。此次活动聚焦教科研,提升写作力;专注解读力,增强综合素养,为乡村教育助力。

培育站主持人——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湖塘桥第二实验小学校长朱燕芬,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教育研究》杂志社编辑部主任、编审颜莹主任,江苏省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常州市荆川小学校长曹月红,江苏省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溧阳南渡小学校长任祥春,常州市教研员朱洁如老师,钟楼区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员毛成老师,常州电视台主持人姚进等出席此次活动。

春风化雨,以文化人,引领创新,知行合一

立根地域文化,丰盈学校生长。任祥春校长的讲座从自己所在3所乡村学校的工作经历出发,向大家传递了“教育其实就是帮助儿童完成人生中的一次重要摆渡”的观点。任校长重点介绍了溧阳南渡小学的文化建设,“乐渡”教育让人印象深刻,以文化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推进师生专业序列发展,文化育人的精气神让生命焕发异彩。任校长的讲座语言亲切,深入浅出,既有思想引领,又有鲜活的实践案例,让培育站全体成员感受到有情怀、有思想的校长魅力。

从心发声,以声动人。常州电视台主持人姚进老师携王楠老师的专业朗诵指导,让朗诵赋能课堂从可能到可以。王老师从语气的运用、重音的调整、语速的选择等不同角度对全体学员进行悉心指导,进行了朗诵现场展示,并为培育站成员在日常教学中指导学生朗诵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进行答疑解惑。王老师指出,要学会教学生有节奏地朗读,让学生体会到音律美,处理好诗歌当中的停顿、语速、重音、语气,也是非常重要的。

教而有思,研而有行,行远自迩,笃行不怠

笔下丹青转琉璃,心中妙笔绘桃李。颜莹主任作题为《教师专业写作的困境与突围》的讲座。颜主任首先从教师专业写作的难点和痛点入手,围绕“如何实现选题的创新、如何建立有逻辑的论文结构、如何在写作中运用理论、如何让语言表达更专业、如何让论文更符合学术规范、如何提高投稿命中率”六方面的问题,结合具体事例和实践提出了专业建议。颜莹主任鼓励广大教师丰厚积淀,积累写作素材;聚焦问题,明确写作方向;学会提炼,落实写作内容;学会结构,严密文章组织;磨砺语言,优化表达方式;学术规范,学会专业写作;精准投稿,提高发表概率。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常州市教研员朱洁如老师强调,上好课的第一步就是深入解读教材,并紧扣单元要素,学会“抓大放小”,区分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次要的,要会做取舍。同时,课堂活动设计要提高孩子的语用思辨能力,注重培养孩子的思维品质及发展。钟楼区发展中心毛成教研员则从教材解读的价值认识、现状分析、改进建议三个角度,深入剖析了如何实现高品质的教学。毛成老师认为,目前一线教师在教材解读方面普遍存在投入精力不足、解读视角单一、缺乏系统意识、学习路径模糊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毛老师提出了三重转化、三重视角及三级解读的三条建议,提倡教师读准、读丰、读透教材。

且行且思,且悟且进,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最后,培育站领衔人朱燕芬校长对此次活动进行了总结。朱校长指出,学校文化具有行为导向、陶冶激励、启迪智慧、规范约束、团结凝聚、向外辐射等功能,是办学诸要素中最具内生力和基础性的要素。任校长的介绍向我们展示了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与教师息息相关的基础技能及教科研能力的培训安排,则是希望培育站全体成员能将专家的核心观点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体系。朱校长强调,教科研能力的培养是一个不断积累和提高的过程,教师在科研工作上不要有畏难情绪。朱校鼓励大家多思考,练就教育意识和眼光。学会提炼,从实践到观点,让思想成形。学会专业表达,让“思想”亮相。

此次培训给培育站成员们许多启发,老师们进一步明晰了自己的专业发展道路,在专家的指导下,对于自身的专业发展也更有信心。

披一身余晖,抒一方思想,启一生智慧。一次次活动,培育站全体成员认真学习,不断成长。行走在漫漫教学大道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相信培育站全体成员将为常州教育的美好明天涂最炫的色彩,点最亮的星光!

(撰稿:林苑青  摄影:林苑青  审核:朱燕芬)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