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网登录 校长信箱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校园动态>>校园新闻>>文章内容
整合阅读习作资源,促发言语思维生长
——记江苏省语文整合教学研究所“振兴乡村教育”共同体第三次活动
发布时间:2021-11-26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张静

11月24日上午,江苏省语文整合教学研究所“振兴乡村教育”共同体第三次活动在武进区湖塘桥第二实验小学举行,本次活动主题为“语文大单元整合教学理念下的生长性阅读实践研究”,活动由朱燕芬校长主持。会议架构起线上线下合作平台,同时进行。江苏语文整合教学研究所所长、常州市教师发展学院副院长戴晓娥、整合教育研究所的宋惠平主任执行群全体成员、“振兴乡村教育”共同体学校骨干教师、研究所特邀嘉宾、湖塘桥第二实验小学全体语文教师、2021年常州市小学语文乡村教育带头人培育站全体成员参与了本次活动。

胥亚洁老师为本次“云上博览会”做介绍,对五年级上册第5单元“将感兴趣的事物说明白”做出解读、设计。她从“单元解析与说明”、“单元情境与任务”、“单元设计与实施”三个角度切入,准确切实地阐述了湖塘桥第二实验小学语文大单元整合教学理念下的生长性阅读实践研究,二实小语文整合教学研究团队多元整合校本资源,推动大单元整合校本化教学研究,促进教师将新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努力做乐滋滋的单元教学探索者与实践者。

苏天草老师执教五上第五单元习作:介绍一种事物,她以课内典型说明文为支点,以单元语文要素为杠杆,撬起起学生介绍一种事物的兴趣,构建说明文的阅读、习作的方法体系,深入生活,寻访藏书票资源,关注武进地方资源特色藏书票。在绘制藏书票图谱、创编藏书票解说词,现场直播讲解等实践活动中体验跨界的奇遇,感受藏书票这一艺术形式的魅力。在从课内学习,到课外阅读,再关联生活,学生在阅读、寻访、创编、直播等多样的活动中感受艺术的魅力。

朱燕芬校长点评说,在这样一堂课中,我们看到了新理念带来的课堂设计的新路径,新技术带来的课堂教学的新模式,新措施带来的课堂评价的新呈现。学生们在课堂上展现了良好的生长样态,在这样的大单元教学课堂中,创设真实性情境,设计任务性驱动,让学生在不断联结过往经验的基础上实现了真正的生长。这样的大单元课堂也是真正的生长性课堂。

厚余小学的江铃老师畅谈了她十月份的学习与思考,她从“收获源于引领”和“收获原子互助”两方面阐述自己的感受,真挚地感谢了专家、同伴们无私的分享,以踏踏实实的行动一步步理清大单元教学的思路。

武进实验小学分校的霍晓琳老师,回顾了自己参与的以“聚焦学科单元整体教学”主题的小学课程周主题峰会,结合自己一路磨课《我想长成一棵葱》的经历来谈感受,以三个“避免”,三个“凸显”来谈自己对大单元教学的新认知。

共同体学校代表——礼嘉中心小学戴晓燕校长作点评,她从“核心素养”、“语言实践”个方面来谈参与本次整合教学活动的感受,提出“真正好的语文课该如何定义?”这个问题,以“整合性”、“挑战性”、“教育性”为关键词将想法、建议娓娓道来,给与会老师带来了新的思考和启发。

宋惠平主任先热情介绍了新加入本项目的经开区新安小学刘红娟校长,由衷抒发了“振兴乡村教育”的愿景,并高度赞扬了湖塘桥第二实验在大单元视域下,结合学校语文生长性教育研究特色,进行的大单元教学校本化探索,认为本次主题教研活动多元整合校本资源,实施大单元的整合校本化教学研究,促进了教师将新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尝试着从单篇到整体,从零碎到整合,从武实小的起步,邹区实验小学的二次活动,到本次活动,大家在努力进入教育研究的新状态,相信这些教学路径探索一定会给老师们带来更多别样的收获。

戴晓娥院长在参加完“云活动”后,畅谈了感受,她感谢宋惠平老师提出的“整合教育共同体”概念,能以团队的力量演绎教育的精彩,认为当大单元实践到了一定程度,就不是复制而是创造了,由“以书为本”的学习,转向“以人为本”的学习,真正为学生的童年找个“伴”,享受美好的语文生活,互为促进,互相成长,互助成就!相信在大单元整合教学思想引领下,课堂上学生全情参与,语文能力在语文活动和实践中产生,本次活动呈现出大单元整合教育新样态,让她对小学语文课堂的转型充满期待。

(撰稿:臧静  摄影:陆玮琦  审核:杨秋霞)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