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网登录 校长信箱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校园动态>>校园新闻>>文章内容
市小语培育站第九次活动享受文言之美
发布时间:2020-12-16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张静

没有文言,汉语的世界就像是天空没有星光,就像是花朵没有芳香。12月16日,朱燕芬小学语文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全体成员相聚常州市荆川小学开展第九次培训活动。本次活动,还特别邀请到了江苏省特级教师、常州市荆川小学校长曹月红。

崇文尚武,百年荆小。踏进校园,迎接老师们的是意气风发的荆小学子们,他们身着统一的服装,以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自信大方的谈吐举止,带领参会老师们参观学校。老师们在小讲解员们的带领下参观了学校的种植园、文武园等景观,感受到在百年的栉风沐雨中,荆川小学始终传承的唐荆川先生轩昂的精神和积淀的独特的荆川文化。荆小人本教育、济世情怀的教育理念,崇文尚武、正德健体的培养目标深深感染着参观的老师们。

课堂观摩,文化盛宴。湖塘桥第二实验小学陈煜老师执教了六年级的《书戴嵩画牛》。陈老师教态亲切自然、落落大方,一开始的导入就紧紧抓住学生的眼球,她采用回顾以往学过的苏轼的古诗词为突破口,旨在引导学生进入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接着,她引入《惠崇春江晚景》,让学生了解题跋这一体裁,揭示课题。随后,陈老师提供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即读准、读通、读懂,再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步步深入进行学习,体现了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学习过程。最后通过合理想象、角色转化等方式引导学生多角度讲述故事,精彩纷呈。

横山桥小学张丽华老师执教了四年级的《王戎不取道旁李》,张老师从一系列学生已知的古代孩童故事入手,激发学生对小古文的学习兴趣。张老师帮助学生基于故事情节理清文章的起因、经过、结果,在逐层推进中,引导学生抓住文中六个动词理清文脉,尝试讲述故事。张老师在课堂上设置问题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整个课堂围绕了王戎的人物形象设置问题:王戎是个怎样的人?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王戎?这些问题激起了学生思维的浪花,并通过想象练写,于是从学生口中有了善于思考、善于推理、聪慧的王戎。

南夏墅中心小学的许冰倩老师执教六年级的《学弈》,许老师以古文式的自我介绍导入,将学生自然地引入古文情境中。许老师与学生互动融洽,以品读概括的形式归纳了联系上下文、借助插图、借助注释、据意定音、据意断句等多种小古文学习方法。通过表演、想象的形式,让学生感知人物品质,从而获得启迪。整个教学过程中遵循趣味性、自主性、扎实性、探索性的统一,既激发了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产生兴趣,能自主精读翻译文言文,又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规律,探索疑难问题的能力。

武实小的蒋琦霞老师执教六年级的《伯牙鼓琴》,蒋老师以一段经典乐曲《高山流水》引入课题,奠定了感情基调。语文学科的独当之任在于文意兼得。蒋老师重点关注学生语言的训练,如:在指导学生理解“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时,先想象画面,感受泰山的巍峨,江河的广阔,再配以音乐诗意诵读;最后在学生充分想象的基础上,再对“徐徐清风、皎皎明月、依依杨柳……”这样的场景进行仿写。师生合作,情境对话,感悟朗读,有效地调动学生去读书、去思考,步步深入,在不露痕迹的教学中,让学生渐渐对“知音”一词心领神会,达到思想的提升。

专家指引,专业生长。曹月红校长首先肯定了四位执教老师的精心准备与精彩呈现,同时鼓励老师们要珍惜每一次上课的机会,课堂是老师们共生共长的场域,要多磨练、勤反思、展风姿,老师们要思考如何推进教学、提升思维、有效表达,并指出小古文教学要读细、读实、读味;要问明、问理、析理。老师们要借助小古文帮助学生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扎文化自信之根。

朱燕芬校长也对老师们的课堂表示肯定,对课上开展的多种形式的读法表示赞赏,提出小古文教学要有文化味、有方法味、有趣读味。朱校长以四位老师的小古文教学方法切入,教导老师们教学小古文时,要明确价值取向、精心设计活动、提炼阅读策略,以切实提升学生思维的提升、学生民族自信的增强。并点拨老师们如何展开小古文类的论文写作,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写作方向,督促全体成员要听有所得,及时反思,笔耕不辍,实现专业成长。

一次活动的相聚,就是一次扬帆的起点,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全体培育站成员将同舟共济,不断前行,践行自己的教育理想。

(撰稿/摄影:陈静仪  审核:朱燕芬)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