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网登录 校长信箱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校园动态>>校园新闻>>文章内容
湖塘第二实验小学举行科学校级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17-06-20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超级管理员

湖塘第二实验小学举行科学校级教研活动

初夏,伴着栀子花,快乐芬芳,在这个充满着热情的季节里,湖塘桥第二实验小学的科学老师们齐聚一堂开展科学校级教研活动。本次教研活动分别由朱怡老师执教三下《雨下得有多大》和陈果博老师执教五下《大脑》。

第一节课是朱怡老师执教的《雨下的有多大》,“了解降雨对于生活的影响”、“学习雨水等级表”、“认识雨量器”、“学习制作雨量器”四个部分组成。通过本课的学习,不仅让学生知道了雨量器的结构和作用,学会了使用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同时培养了同学们认真仔细的观察习惯和动手操作的能力。教学过程中,朱怡老师把课堂学习时间充分还给学生,把教学由封闭式变为开放式。比如在探究“降雨对生活的影响”和“如何制作雨量器”时,教师让学生积极讨论和自己研究,同学们兴趣盎然,积极性立即高涨,马上进入思索讨论阶段,这时候教师进一步激励学生,有疑问就大胆地提出,让学生充分地动起来。这时学生的情绪更加高涨,他们积极地动手、动口、动眼、动脑,不断观察、思索、比较。很多学生通过探研有了新的发现,这种骄傲、激动、兴奋的神情不时地展现在学生的脸上,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悦,是一种真正自觉的投入。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整节课呈现出积极、融洽的氛围。

第二节课由陈果博老师执教《大脑》一课,本课属五年级人体单元,是认识人体神经系统的开始。以认识大脑的功能、形状、结构、重量等为主要学习内容。陈老师以智力游戏切入,让学生在深切体会大脑重要性的基础上,开启认识大脑之旅。陈老师语言幽默,引导到位;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思维活跃。

科学组老师们用“教师合作体课堂观察量表”为辅助工具,对两节课的师生教学行为进行了观摩、反思。首先聚焦课堂观察位置,通常听课,老师们都是坐在教室后排,面对老师,背对学生听课的,教师合作体课堂观察则倡导,关注老师的教,同时也关注学生的学,学生的学习是重点,所以课堂观察位置可以坐在学生前面朝向学生,也可以坐在教室中融入学生,还可以坐在其他位置,关注重点学生。坐的位置本身就代表着一种有意识的观察角度,而这个角度,我们更强调教师作为合作体共同探讨学习行为的实质效果。

《雨下得有多大》一课有很困难的部分,难在学生的原有知识构架与教材教学目标严重脱节,教材要求学生掌握“用不同大小的雨量器,是否可以获得相同准确的雨量大小数值”,而这个部分的掌握要么进行模拟实验,要么进行数学体积计算,第一种方法很难组织操作,模拟实验也很难精准,而第二种方法,脱离了学生目前的数学思维能力。朱老师发挥能动性,重组了教学顺序和教学重点,把下雨和人类生产生活有什么关系,开发常州本地的大暴雨场景作为教学重点,接而再介绍雨水等级表,在此基础上,推出雨量器这个测量工具,制作雨量器环节也强调做的体验,不强调实测效果。朱老师的教学改变措施非常适合三年级学生年龄段的特征,她的教学有趣有效,同学们学得特别开心,乐在其中。

陈老师执教的《大脑》则相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教学难度并不是很高,主要是了解大脑的构造与脑的功能,对于学生来讲,脑功能理解起来比小学阶段掌握的脑构造知识难度更加复杂。陈老师一反教学惯例,用游戏的方法让学生先体验脑的功能,然后再扩展到脑的结构,先难后易组织教学符合课堂学生注意力的变化情况。两节课都基于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展开教学,卓有成效。

科学课堂教学的进步源于不断地探究与研讨,思想在交流中碰撞,激情在展示中飞扬,期待更多的尝试,期待更多的精彩!

撰稿:朱怡 摄影:苏丹敏 审核:孔艳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