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网登录 校长信箱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校园动态>>校园新闻>>文章内容
小语培育站骨干教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
发布时间:2019-12-18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超级管理员

为进一步推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提升实施统编教材课程的能力,发挥区域名师协同研究的效应,展示区内名师工作室和送培基地的成果,经研究决定,江苏省第四届小学语文教师乡村培育站暨朱燕芬名师工作室参加由武进区教师发展中心主办的青年骨干教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全体培育站成员和语文工作室成员都积极参加了此次活动。本次活动分为两个板块:课堂展示与主题发言。

五位培育站的老师分别带来精彩课堂。来自人民路小学的金玲老师语言凝练,教态自然,作为新教师的代表课堂很有节奏。金老师带领学生们抓人物语言和行为,复述《西门豹治邺》故事,整节课轻快明丽,故事深入人心。崔桥小学的田卉别出心裁,抓住《我和祖父的园子》中人物对话的提示语,向读学写,教会学生用详细的提示语使人物形象丰满。武实小的杨小清老师带来的《开往春天的地铁》令人耳目一新,利用常州刚开通的“红小梦”作为教学资源,把语文学习从生活中挖掘出来,整节课思路清晰,奇妙新颖,多元化地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庙桥小学阙文霞老师的《腊八粥》如诗歌般在吟唱,沈从文细腻的文字在阙文霞老师细致入微地引导下散发出阵阵“粥香”,学生们仿佛身临其境,跟着“八儿”一起等粥,从迫不及待到充满期待再到无比惊异,抓住了正面描写中动作、神态、语言细细品味,还找出了侧面烘托粥的“叹气”,引人入胜,垂涎三尺,欲罢不能。正因为阙老师的指导细致入微,所以学生们仿写的粥也让人啧啧称赞。整节课韵味无穷。牛塘桥中心小学的杨雨烨老师的《鸟的天堂》抓住“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这句话,引导学生剖析1-9小节,稳扎稳打,抽丝剥茧,彰显静态描写的美。

 主题发言中,星韵学校的邵培培从课堂转型的背景:核心素养的理解、课堂转型的目标:语言更具生命力、课堂转型的核心:语言更具生长力和课堂转型的策略:言语更具“摩擦力”这四个方面解读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课堂转型。并且指出如今是语文转型的关键期,但不能一味地走向极端。只有真正了解语文的育人价值,循序渐进,在不断的“摩擦”之中,才能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相共生,语言才更具生命力。林南小学的戚薇琪在讲解数字化学习环境下,小学语文助学课堂的思考与实践中指出学生的学习中:自助、互助、师助的重要性。强调了了阅读、习作、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基本流程,引人深思。洛阳中心小学沈华芳以“整合课程资源,助力语文综合性学习”为主题,提出巧妙利用现有教材资源、整合开发校本课程资源、灵活运用生活实践资源,把语文综合性学习展现得淋漓尽致。庙桥小学李磊的讲座:让语文素养在扎实的课堂中“生长”,首先从关注儿童生长特点展开论述,提出遵循儿童生长规律,展现生长的广度;关注儿童个体生长,发现生长的深度;助力儿童自主生长,呈现生长的高度;指向儿童终身生长,体现生长的长度。其次从语文素养在课堂中的呈现进行解读,列举出阙文霞老师在《腊八粥》这节课中仿写训练与扎实引导,学生素养展现的淋漓尽致。最后从时空上、载体上、目标上通过理论结合实践展现生长性阅读的课堂样态。礼嘉中心小学的刘林老师讲解了“语文要素”的认识与实践,罗列出统编教材语文要素的体现,以杨老师《鸟的天堂》一课为例,认识如何发现语文要素,并提出如何实践的疑问,最后结合课文实例作出明确的解答。

课堂精彩纷呈,讲座观点鲜明,互相学习,共同成长。构筑名师团队同心,探寻统编教材实施策略,此次武进区小学语文专题研讨活动圆满结束,相信通过此次活动一定能推进培育站小语共同体更上一层楼!

 

(撰稿:张樊  摄影:陈煜  审核人:苏天草)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