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上午,湖塘桥第二实验小学校园内春意盎然,来自英语教研组的潘俊吉、胥志莺、许敏、何依文四位青年教师给大家呈现了四堂不同风格的英语课堂。常州市英语教研员黄小燕老师莅临现场,为二实小的英语老师指引方向,让其能蓬勃生长。
潘俊吉老师执教的是一堂iPad 课。绘本《We all love ice cream》内容十分有趣,一开始潘老师就用食物歌曲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歌曲中的单词carrot, cabbage, potato, shallot, corn 等又为下面的教学环节做好铺垫。在Fred劝妈妈吃胡萝卜时,设计精致巧妙、环环相扣,由易到难、层层深入,而且每次任务的要求都十分明确,犹如是梯子般互相扶持着节节升高。
胥志莺老师的《The day without the morning call》课堂艺术感十足。结构十分明确,尤其是当老师拿出话筒去采访学生当时的感受时,学生真能发自内心的表达。课堂上,所有学生都能走进绘本,参与教学活动。绘本的理解处理上,胥老师细致全面地做好了的搀、扶、放,让学生轻松地接受知识,在宽松平等的环境中阅读文本,思考问题。
许敏老师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绘本《May I please have a cookie?》富有童趣又蕴含哲理。课堂上老师和学生的表现力都很强。在绘本的解读上,许老师从an idea到a better idea,最后是the best idea为主线,从而获得绘本的教育意义:万事都要有礼貌。生动有趣的教学环节,简洁巧妙的简笔画手法、细腻理性的思维让听课老师折服。
何依文老师带来的是《What’s the matter?》第一课时。课堂上,何老师注重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朗读、齐读、默读、自由读等等方式结合,此外,何老师注重学生听力方面的训练和提问的能力。这节课不仅有效地利用了课本上的文本资源,还深度挖掘教学资源,围绕教材原本的情境展开对话教学,使学生学习得更完整。
课后,黄老师对每节课都给予了高度评价。她告诉老师们:“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像今天的课堂一样,关注到方方面面。大家要认真解读教材,深挖教材,理清文章的模板,细腻的处理文本。而诀窍就在于根据班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学生为主体,预设学生的课堂行为和思维的能力,课堂内容围绕一个“趣”字展开,学生在“趣”的引导下,学习积极性才会特别高,此外,还应注重学生学习的“实”,同时予以学习方法的指导及反思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关注到学生学习的实效。”听了黄老师的一席话,大家都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有了更深的理解,相信为我校的英语“生长课堂”提供了无尽的源动力。
(撰稿:胥志莺 摄影: 审核:许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