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中一协作片教研活动在我校举行
为了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推动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学生核心素养,4月10日下午,围绕“挖掘教材育人价值,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主题,湖塘二实小王芳、钱丽老师和星辰实验学校史静文、赵妮娜老师进行同课异构活动。教研室裴红霞校长、星辰金磊校长、二实小朱燕芬校长以及中一协作片各校语文老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王芳、史静文执教的《蜗牛的奖杯》是一则童话故事。童话,简单地说,就是用儿童的语言,写给儿童的富于幻想的故事。语言通俗有趣,情节曲折,想象奇特,这些正是小学生所喜爱的,而低年级教学以识字为主,把相对枯燥的识字教学融入生动有趣的童话中,无疑会给识字教学营造一个愉悦的情境,从而降低了识字的难度。两位老师虽是异构,但都把握住了低年级童话教学的要点:1、充分利用课本插图,认识现在蜗牛、以前蜗牛的外形特点,相机教学生词,有词到短语,到句子,有层次地指导学生朗读。2、结合童话特点,融入绘本思想。通过小组合作读好内容,创作画面。最后根据关键词语,说说画面内容,锻炼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3、注重识字教学方法。王芳老师识字方法的多样性,史静文老师的自主识字给在场的语文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钱丽、赵妮娜老师执教的《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是一篇科普童话故事。两位老师都很好地把理解内容、关注表达、注重语用三者很好地渗透到教学过程中。赵妮娜老师以讲故事为切入点,从“小红马”的语言出发,以它的嘲笑开篇,引导学生体验想象人物语言,练习人物语句的转述。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学习了解关于小骆驼的其他信息,展开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进行写话练习、讲故事,在紧扣文本的基础上进行语言训练、表达的提升。最后以演一演的方式,使整个故事更加丰富,同时点明隐藏在故事中的寓意。钱丽老师则更关注文本语言的表达,一步步揭开骆驼妈妈两次语言的密码、小骆驼获得知识的密码、作者把脚掌、驼峰、睫毛作用串联起来的语言密码,童话故事的创作密码,为续编故事作充分的铺垫。
课后,与会老师积极参加了评课活动。教研员裴红霞校长对授课老师的课堂给予了全面的点评。裴校长首先肯定了四位老师老师的课堂,称赞这四堂课是让人舒服的语文课。裴校长指出,四位老师都能关注到故事密码,能借助文本本体性教学内容,去实现语文目标,从而提升语文素养,老师们都有意识的通过言语实践活动展开教学,例如课堂中加入表演、对话,在《蜗牛的奖杯》一课,对于“引子”的把握比较到位,对于课文开头“很久很久以前”的讲述,由读到讲,循序渐进。同时,裴校长也提出了几点建议:1、要注意教学停顿的把握,丰富言语实践活动。2、要充分利用学生回答中的错误资源。3、要引导学生在品味、追问时聚焦语言文字。4、发掘三种表达之间的特殊形式,让学生去触摸言语之门。“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裴校长的深入解读让与会老师豁然开朗。
此次教研活动的开展为老师们搭建了互动交流的平台,为老师们创造了共同研讨、互相学习的机会,更为年轻教师的相互学习和提高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学习平台。我们有理由相信,当文本的原生价值体会与教学价值的挖掘融为一体,当言语内容和言语智能融为一体时,学生就能真正的学语文,真正的提升语文素养!
(撰稿:卞一枝 摄影:王烨 审核:杨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