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网登录 校长信箱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校园动态>>校园新闻>>文章内容
湖塘桥二实小五年级语文教研组活动
发布时间:2018-11-20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超级管理员

11月20日,迎着初冬的寒意,五年级语文教研组召开了教研活动,这次五(4)班的宋爱芳老师为大家执教的是苏教版五上第18课《莫高窟》的第二课时。

课后教研组长组织五年级组的所有语文老师进行评课,老师们踊跃畅谈各自听课后的感受。大家一致认为,宋老师的课整个教学自然、流畅,处处在理解和表达,内容和形式两个层面齐步走,学生参与度极高课堂上学生善于倾听积极朗读勇于发言。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本课的教学宋老师就是通过自读自悟、感情朗读等手段,让学生与作者一起走进文本,了解莫高窟,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环节的设计精当、巧妙,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实践性,让“以读为本”的教学法的实效性得到了充分的证明。老师课堂上利用媒体,强化语言文字训练,落实语文教学的双基,提高学生语文水平。在教学彩塑时,不仅提供图片,还让学生给每幅图片加个小标题,并说说理由,最后让学生填空背诵。学生在说的时候,不仅落实了本课的基础教学,更强化了学生语言文字训练。在教学飞天时,用四字词语想象飞天的样子,结合结尾处的省略号进行想象练笔。图文声像相结合,让学生置身于多种感官的刺激中,有效促进了学生语文交际水平的提高。学生交流别样精彩:“有的脚踏青云,漫天飞舞。”“有的轻吹竹笛,清脆悦耳。”“有的手端果盆,供神献佛。”?“有的轻提画笔,题诗作画。从学生训练有素的回答中不难看出老师平时的每一堂课都是扎扎实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课。老师的课,不仅强化了语言文字训练,还渗透了德育内容,润物无声。这篇课文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典型教材。在教学藏经洞时,老师抓住“曾”字设问:从“曾”字你感受到什么?这六万多见珍贵的文物如今到哪里去了?然后出示了一组信息,让学生说说听后的感受。当学生说:“我痛恨这些帝国主义者,他们带走了我国的文物”时,老师适时引导:“用‘带’字适合吗?能表现你愤慨的心情吗?”学生马上意识到应该用上“抢”、“盗”、“掠”。一字之差不露痕迹地渗透了德育,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感。另外,老师每教完一个部分,总要用铿锵有力的语言作一番小结,让学生不无骄傲地朗读课文。学生在一次次地朗读中,激起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师的不追求表面的热热闹闹,有的是扎扎实实的训练这得益于她对教材深入的钻研和独到的解读。本次教研课给所有五年级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撰稿:周玲娟 摄影:周玲娟 审核:周玲娟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