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吴晓霖老师执教二年级音乐课《小鞋匠》,本课围绕“小学音乐教学中体态律动的策略研究”主题展开。
《小鞋匠》是一首活泼风趣的德国儿童歌曲,以叙述的口吻描述了小鞋匠高超的技艺和快乐劳动的情景。本课以“劳动乐”为主题,将音乐表现与劳动的快乐贯穿始终。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感受活泼欢快的情绪,体验劳动的愉快。为了让学生在音乐中体验不同的劳动角色,吴老师通过参与律动、小乐器演奏等音乐活动感受歌曲的特点,拓展学生的想象力。
课后,各位老师们对本节课进行了互动式交流活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吴老师创设了良好的音乐氛围,尽可能的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全身心全方位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鼓励孩子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入情入境,在音乐活动中体验鞋匠工作的乐趣,促使他们产生把自己的手变成一双勤劳能干的手的愿望。尤其小乐器的运用,在培养孩子们的音乐感、节奏感方面起到了特别好的效果,在自助探索如何选择小乐器来表现鞋匠干活时的特殊声音,并自己创编节奏的环节中又很好的挖掘了孩子们的创新精神和丰富的想象力。学生还在老师的引导下,利用生活中的物品比如凳子来模仿声音,更是激发学生发现生活,发展他们创造力的活动。从而使他们获得音乐审美体验。吴老师的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均能自主学习、乐于学习,达到了预期构想的效果。当然一节课也不会是十全十美,建议老师用优美、简练的教学语言来美化音乐课堂,让学生能更好地享受音乐课所带来的乐趣。
(撰稿:王艳 摄影:徐汝斐 审核:吴晓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