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岗位,神圣的事业
12月16日,有幸与特级教师徐斌近距离接触,接触他的课,接触他的思想……
江苏是个人杰地灵之处,教育在这块土地上也是兴兴向荣,徐斌老师是苏式课堂的代表,今天听了他的一节《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课。听他的课,仿佛在和大家聊家事,没有压力,没有负担,在不自不觉中学习了知识。大师毕竟事大师,整节课循循道来,作为他的学生真是一种幸福,因为在他的课堂,不仅能学习知识,更多的是和文化、思想在交流。
本节课,他用天平图引入,让学生感知守恒的定律,能根据两种水果之间的关系,把水果换成同一种,求出每个的质量,让学生明白这就用了替换这策略,然后话锋一转,又到三国时期的曹冲称象,让孩子们一下子对我们古老文化产生敬佩之心,在带着这种心情,进入了例题。这一环节紧扣了本课的重点,利用守恒定律,把一种物体换成另一种物体。接着出示例题,例题完全让学生自己解决,学生用1个大杯换3个小杯,即9个小杯共720毫升果汁,或者6个小杯换成2个大杯,即3个大杯共720毫升果汁,从而求出大杯和小杯的容量。做完这题,让学生总结,“为什么要用替换的策略?替换的依据是什么?”如此一点把替换策略的根本找到了。接着改替换的依据“大杯的容量是小杯的4倍”,孩子们大多数把大杯替换成了小杯,因这样简单,方便,可徐老师没有让孩子们的思维停留在解决问题就行的要求上,于是有孩子说了可以把6个小杯替换成1个半大杯,即1.5个大杯。是啊!“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生活中不能做到6个小杯换成1.5个大杯,可用数学的角度来看就可以,这无疑又是一次孩子数学思维上的洗礼。接着又把题目换“大杯容量比小杯多20毫升”这一条件,孩子们在原先替换方法掌握的基础上,通过画图,很快就解决了。整节课徐老师的板书设计很有特色,真可谓是整节课的灵魂,不仅同步了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同步,更能使学生看着板书了解思维的脉络。不愧是特级,整节课的设计不拘泥于教材,渗透、延伸、拓展的内容无一不展示教师本身的智慧。
徐特的课,徐特的报告,又给了我这位在教师岗位上行走了20年的老教师充注了新的血液,仿佛自己的思维,自己的动力又再一次被激活,心中默默在念叨,今后的教育教学,要努力使我的孩子们也因我的课堂而幸福。反思自己的教学教学,还有些急躁,有些功利,此刻,脑子里突然跳出来这样几个字:“静、净、尽”。静,安静宁静;净,纯净;尽,尽心安心;在我看来,教育教学面对的是孩子,孩子不是商品,故这事业就不能商业化,只有教师保持一颗纯净的初心,安静,尽心做好本职工作,唯有教师的心静方能使孩子们的心静;,唯有教师的心灵的纯净,方能做好教育。
教育这份工作,我依然爱你!带着一颗执着的心,全身心地投入。平凡的岗位,神圣的事业,我将为之不懈追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钱燕春
2016.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