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是新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我们每位语文教师应该践行的教学原则。“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更是我们低年段语文教学一以贯之的教学重点。然而,朗读教学的实效唯有得到实践的检验方能见分晓。
2015年12月28日,本着“切实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促进小学生整体朗读水平的提升,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学艺术素养,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的宗旨,二年级全体师生迎来了期待已久的朗读比赛。
伴随着午读课铃声的响起,二年级全体语文教师步伐一致地来到二(1)班教室,共同见证着这一隆重比赛的开始。当比赛口令发起的一霎那,所有的学生顿时正襟危坐。然而伴随着《夕阳真美》这篇课文优美的朗读旋律,同学们有的情不自禁地晃起了脑袋,有的不由地摇曳起了身姿,还有的脸上挂满了淡淡的微笑。大家已然沉浸在这美丽的“夕阳”中了。
经过激烈的角逐,二(2)、二(6)、二(5)、二(4)班一举夺得了桂冠。然而此刻,胜负虽决而意蕴却流长。这次比赛,不仅检查了学生朗读的成效,引起了学生对朗读的重视,而且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有效促进了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如何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熏陶感染作用,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我们依然任重而道远。
(撰稿:孔春燕 摄影:周玲娟 审核:范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