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植可以精彩 内化方能绽放
-----湖塘二实小开展数学教学移植课研讨活动
2016年12月1日下午,湖塘桥第二实验小学的全体数学老师齐聚一堂,开展移植研讨活动。活动分两个议程:聆听一堂课,聚焦一个讲座。
首先由何俐老师执教六年级数学《百分数的认识》,这节课是何老师在参加11月17日无锡《现代与经典》后,移植知名数学老师强震球的一节常态而又不平常的数学课。何老师洞察并牢牢把握了强老师的设计理念和教学意图,凭借自己20多年的教学经验,同时融入了她对数学教学的独特理解。
课堂以一张简单的“定点投篮”表格引入教学,通过情感式的导入,用和学生聊天谈话式的互动,创设“投篮比赛——谁投得更准一些——怎么比更简便——生活中百分数”等一系列学生的生活经历、生活场景和生活事件的问题情境,将“百分数的认识”以“问题串”的形式巧妙地贯穿其中,让学生自然地融入到这些情境中,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从“尝试说百分数的意义——正确说出百分数的意义——创造情境用上百分数——体验百分数在生活中的运用”,经历百分数的知识的形成过程,进一步加深了对百分数的认识以及百分数意义的理解,同时获得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彰显了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教学理念。
本真课堂是何老师执着的追求,并为之不断的探索。生本,生活,生态,是在以情促智,以智生情,情智共生的过程中,让学生智慧的火花不断被绽放。何老师注重师生间、生生间的平等对话,通过各种层次、各种形式的互动,相互沟通、相互补充、相互影响,从而达到师生共识、共享、共进。通过投篮比赛的问题情境,在师生的对话沟通中,智慧共生:都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很容易比较他们的大小,百分数也因此而产生了。在归纳百分数的意义时,引导学生积极发言,相互补充,直至完善。在探究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与区别时,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先通过小组内部的对话交流,再通过小组间的对话交流,学生畅所欲言,说出了百分数和分数各自的特点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系,巩固了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在互动练习时,从学生身边的、与他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百分数入手,引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一系列简单的问题,不经意间巩固了对百分数的认识,学生在习得知识的同时,也增长了智慧。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用不着教”,这句话体现了何老师课堂的理念:学生掌握方法方能自主去获取知识,才能更自由地寻求发展。
颜亚娟老师的讲座《发展核心素养 追求本真课堂》更是让参加活动的老师深有体会,同时又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颜老师的讲座以南京大学郑毓信教授的报告《“核心素养”观念下的数学教育》为蓝本,给大家分享了郑教授对“核心素养”理解:我们应当通过数学教学帮助学生学会思维,并能逐步学会想得更清晰、更深入、更全面、更合理。提出培养孩子的核心素养,关键还是要做好思维教学,帮助学生学会想得清晰、深入。颜老师结合她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分析了课堂中要处理好几个关系,如动手与动脑的关系,思考多与少,快与慢的关系,都很值得们继续思考研究。
颜老师还在讲座中讲述了实小在十年前就提出的“本真课堂”的理念,给我们分享她这些年来所追求和不断探索本真课堂的感悟:本真课堂在理念上的主张为生本,生活,生态。一切为了学生,课堂生活应让书本知识和生活世界对接;本真课堂在氛围上强调自然,自主,自由,真实呈现教学活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学生的发展性和创造性;本真课堂在效果上追求真实,朴实,扎实产。颜老师通过自己的实践告诉我们:课堂一直在,教学每天都在进行,只有理念上更深入,更精准的思考,才能有效的打造完美的课堂。
一下午的研讨活动,在不知不觉中落下了帷幕,但每一位老师的心里却又悄然拉开了新的序幕;每位老师心中有不同的感悟,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在移植中思考,在思考中移植,是为了明天更鲜艳的绽放。
(撰稿/摄影:林冲 审核:颜亚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