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网登录 校长信箱
您好,超级管理员! 进入后台
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校园动态>>校园新闻>>文章内容
二实小组织开展省级课题交流研讨活动
发布时间:2016-11-17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超级管理员

与时俱进上好课,循序渐进促发展

2016年11月17日,一大早,窗外的小雨淅淅沥沥,湖塘桥第二实验小学的观摩教室内已是济济一堂,特级教师吴勇、著名编辑裴海安以及来自武进区许多兄弟学校的的语文老师参加了湖塘桥第二实验小学省级课题“大数据背景下的生长性阅读”交流研讨活动。

活动在朱燕芬校长与学生们的亲切交谈中开始了。深秋季节,许多景物令人印象深刻:火红的枫叶、丰硕的果实、金黄的落叶……那么春天又有什么特有的景物呢?说到春天必然会想到柳树。由孩子们现在生活所见导入,亲切而自然。柳树婀娜多姿,生命力极其旺盛,所以历代文人墨客总是偏爱于它,关于柳树的诗句是数不胜数,学生如数家珍般地将一句又一句诗句带到课堂,为我们呈现一幅又一幅美景。接下来,朱校长便就近取材,将学生提到的诗句进行了深入解读。“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首诗中的柳树颜色碧绿,外形柔美,形神兼备。柳树不仅外形柔美,更内心含情,取“留”意,往往表达对外出之人的祝福、关心之意。朱校长在诗句解读过程中,非常注重以读促悟,全课逻辑清晰,板块明确,一系列的诗句串讲,将古诗中的典型意象“柳”深深地刻在学生心中。

接下来是由年轻教师王卓执教的一节平板课,这节课主要研究古诗中的另一典型意象“风”。课堂伊始,王老师便带来了一首谜语诗:“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谜底便是——风。古诗中的风有许多神奇之处,王老师带领孩子们提前做功课,课堂上学生用平板电脑将各个小组研究的结果推送到电子白板上进行展示。“春风又绿江南岸”中风是有颜色的,“二月春风似剪刀”中风又有了剪刀般的形状,“春风得意马蹄急”中的风似乎还带有了人的情感。在分析中学生感受到风的神奇,在一遍又一遍的朗诵中,诗词间意象的关联性更是让学生印象深刻。不同时节的风各有特点,学生喜欢的风也不尽相同。借助平板,学生当堂围绕自己喜欢的风创作了一首又一首小诗,精彩不断,成果喜人。

活动最后,请特级教师吴勇和著名编辑裴海安进行专家点评,两节课获得了专家的一致好评,将信息技术与常态课堂相结合、以发展的眼光讲古诗,这样的群文阅读教学探索着实提高了学生阅读能力也开阔了学生阅读视野。

撰稿:李倩 摄影:王烨 审核:杨秋霞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